当前位置:首页 > 德州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德州簸箕刘:从创办制桶厂起飞闯出一条致富路!

admin8个月前 (09-29)德州产业信息23

  原标题:德州簸箕刘:从创办制桶厂起飞,闯出一条致富路!

  农民变市民、村民变股民 德州簸箕刘社区闯出一条致富路

  走进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河街道簸箕刘社区,人人喜笑颜开,提起社区党支部书记董吉增,个个心悦诚服。这个年近花甲的党支部书记,从走马上任那一天,就把群众放在心里,依靠群众、带领群众,乘着城镇化改造等一系列政策东风,将一个昔日负债50万元的穷村,发展成集体净资产超过12亿元,人均占有资产超70万元的全国文明村,探索出一条农村变城市、农民变市民、村民变股民的致富之路。

  九九重阳节,簸箕刘社区里的老人们在会议室里排队领红包

  临危受命 大刀阔斧力破三大发展难题

  1958年,董吉增出生在德州市簸箕刘村,和那个年代的大多农村一样,董吉增和乡亲们过了一段穷日子,以至于董吉增回忆时,总会说,“穷则思变”。1976年,董吉增入伍,虽然加入的是建筑工程兵部队,但是由于学习成绩好,董吉增被分配到特务连干文书。部队生活像大熔炉一样磨炼了董吉增的品格,让他守时、守信,充满责任感。

  一晃四年,董吉增退伍,回到家乡后,看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乡亲们,董吉增心有不甘,头部次产生了带领乡亲们过好日子的想法。养猪、种藕、倒腾煤粉灰,甚至利用生产队牲口棚办起了包装制桶厂,挣钱后的董吉增给村里交了租金,还给村里购买了一辆推出机。1985年,董吉增当上了村委会主任,彼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让村民头部次感觉到家里有粮,心中不慌。然而,随后收缴提留又形成了新的矛盾,不少村民常年拖欠提留。困难接二连三到来,1994年,村里的砖厂在红火了一段时间后,又遭遇经营不善,导致欠债50万元,当时的老支书不堪重负撂了挑子,经过民主推荐,董吉增接过了重担。

  砖厂效益不好,群众提留收不上来,加上村里常年存在的宅基地问题,成为摆在董吉增面前的三大难题。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董吉增决心首先救活砖厂,跑销路、提质量,董吉增和厂领导没日没夜联系客户,砖厂第二年扭亏为盈,净赚60万元,还上了欠债,还有盈余。同时,拖欠提留分期分批按比例收取,一时间,拖欠提留悉数收齐。在破解宅基地问题上,董吉增采取的策略是建新房拆旧房,老宅基地有偿使用,既化解了群众的不满,又增加了集体收入。

  三大问题迎刃而解,证明了董吉增的能力,也让乡亲们坚定了跟随董吉增奔上致富路的信心。同年,董吉增带领村民成立了建筑队,挂靠在乡里天元集团。建筑队承建的头部个项目就为村里挣了五十多万元。初战告捷的董吉增拒绝了他人提议给村里买公车的建议,而是高标准建设了村委会办公室,在董吉增心里,只有党组织有了阵地,群众的事才能线户 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

  1998年,德州经济开发区启动建设。敏锐的董吉增很快意识到,簸箕刘的土地早晚都会被征地拆迁,没了地,乡亲们生活就得另找活路。“我得先为大家想到前面去,这不仅是我的工作,也是一名党员对自己的要求。”彼时,发展集体经济的想法不断在董吉增的头脑中强化,在他的带领下,村里在建筑队的基础上,又成立了“簸箕刘工贸开发有限公司”,2003年,村里注册成立了宏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掘金房地产市场。

  农民变股民 探索新型城镇化特色路径

  “老百姓对我们的工作非常支持,我干差了,就是辜负大家的信任。”这是董吉增经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为了回报群众在拆迁工作中的支持,在新社区建设过程中,董吉增对新房子标准严格把关,同时,分房时,每户免费分两台空调,室内简装修、整体厨房等等,让群众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随后一段时间里,董吉增带领簸箕刘的集体企业相继承担了改造八里庄社区、袁桥大社区二期等项目的建设,通过一系列房地产开发,簸箕刘的集体经济不断做大。截至目前,村集体净资产超过12亿元。与此同时,由簸箕刘投资建设的锦绣?阳光城项目建设正如火如荼,2019年交付使用,届时村集体资产有望超过20多亿元,人均占有资产将超过百万元。

  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如何确保村民享受到发展的成果?新居民搬进簸箕刘,他们能否享受簸箕刘村民同等待遇?董吉增坚持集体的就是大家的,大家的事大家办,经过召集党员群众开会,集思广益,决定实施集体资产股份制量化,对原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配股的形式,将集体资产逐步转化为企业资产,将企业资产按股份形式量化给每一位应享受集体资产的居民,在经济发展及管理方式上把居民变为企业股东,实现对社区居民经济和社会事务分项管理。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全国拉开大幕是2016年,2010年,簸箕刘领先全国5年开展了集体资产股份制量化改革。根据《簸箕刘社区居委会集体资产股份制量化实施方案》,簸箕刘将总资产分为两部分,即全员股和集体股,其中全员股占总资产80%,集体股占总资产20%。为了让群众信服,董吉增和党员群众一起对方案进行了多次修订,界定享受股权人员资格,原集体经济组织成员1600多人,参照基本股权根据不同成员,分为享受基本股权的60%——100%四类标准。

  改制以后,簸箕刘向股东代表出具股权证书,实行永久性股权分配,可转让继承,集体经济实现了由集体到个人,再到家庭的转变。社区居民真正实现了从固守土地到投资入股,从土里刨食到拿工资,实现了由村民到股民、由农民到工人的转变。2015年底,每位居民22万元的原始股份,现如今,个人股值可达70多万元,按照簸箕刘发展规划,三年内这个数字有望翻一番。

  当好领头雁 带领乡亲们再创新辉煌

  “俺簸箕刘有今天,都托了俺董书记的福,走亲串戚的时候,俺簸箕刘的人腰杆挺得都直,出门买东西,人家一听俺是簸箕刘的,说俺们福利那么好,不应该打价,哈哈哈!”73岁的社区居民张淑新笑呵呵地告诉记者。

  走进簸箕刘社区,群众脸上掩不住灿烂的笑容,人人都夸社区好,董吉增好。今年中秋节,一段关于簸箕刘村发福利的视频在网上走红,说到这里,董吉增自豪地给记者列起了节日福利,米面油、扒鸡、水饺粉、鸡蛋、鸡肉、猪肉等等算下来,中秋节和春节分别都发放福利500多元。60周岁以下社区居民每人每月享受集体发放的生活补助费630元,60周岁以上老年人每月可享受集体发放的生活补助费1030元;每年都为中、高考成绩优秀的学生发放1000—2000元不等的奖学金。遇上70虚岁以上的老人过生日,村两委成员不仅亲自******祝寿,还发放1000—10000万元的生日祝福金。

  除此之外,为了解决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在居民加入新农合的基础上,2007年,《簸箕刘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出台,对社区居民的重特大疾病,在新农合报销外社区再给予报销。目前,治疗费用在1万元-2万元、2万元-5万元、5万元-10万元、10万元以上重特大疾病,医疗费报销比例分别提高到了15%、20%、25%、30%至60%,极大地降低了社区居民的医疗成本和负担。

  “社区一年为居民发放各项补助、救助金达1700多万元,看着大家幸福感指数飙升,社区和谐友善、孝老敬老蔚然成风,就是我蕞大的成就感。”董吉增告诉记者,簸箕刘发展的源动力就是穷则思变,群众有致富愿望,基层干部就有责任寻找机遇、跟上政策发展步伐,把工作蕞好。“在群众面前,基层干部就是党的形象的代表,要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让群众参与进来。”

  现如今,簸箕刘社区大事小事的决策,一般要经过党员代表会、群众代表会、股东代表会三支队伍讨论,完全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树立基层组织的公信力,凝聚人心。同时,董吉增尤其重视党员发展工作,从当初的19名党员,到现如今76名党员,社区党员队伍血液不断补充。“年底我们将迎来村两委班子换届,现在我们正在集体学习十九大报告,只有吃透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带领社区创造新的辉煌,让居民进一步享受到发展的红利。”董吉增告诉记者。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德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德州天衢新区袁桥镇积极探索理论宣讲新路径打通“蕞后一公里”_大众网

德州天衢新区袁桥镇积极探索理论宣讲新路径打通“蕞后一公里”_大众网

  2023年以来,德州天衢新区袁桥镇积极探索理论宣讲新路径,整合各方宣讲力量,创新理论宣讲方式方法,打造“小马扎”宣讲品牌,把理论宣讲与传承红色基因、建树美德健康生活方式等有机融合,切实打通教育群众、******群众、宣传群众的“蕞后一公里”,推动理论宣讲走深走实、走入人心。   建设多元融合宣讲队伍,推动理论宣讲深入开展   德州天衢...

德州天衢新区袁桥镇:走访企业听心声精准******促发展

德州天衢新区袁桥镇:走访企业听心声精准******促发展

  鲁网9月14日讯(记者 赵洪斌 通讯员 张赵梦萦)为深入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现状和企业发展需求,进一步做好******企业的工作,同时为“五经普”和统计工作提供详实数据信息,9月12日,德州天衢新区袁桥镇经委联合区发改统计部、社区企业******官共同前往山东车友机械科技有限公司、德州精锐石油机械有限公司、德州威诺冷暖设备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走访调研。   调研小组...

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袁桥镇一处土地使用权及地上附着物即将变卖

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袁桥镇一处土地使用权及地上附着物即将变卖

  ¥15,463,291.68(壹仟伍佰肆拾陆万叁仟贰佰玖拾壹元陆角捌分)   ¥21,476,794(贰仟壹佰肆拾柒万陆仟柒佰玖拾肆元)   该标的物坐落于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袁桥镇,使用权类型为:出让,土地用途:设施农用地,使用面积为:48181.48平方米。详情请见拍卖页面询价报告。   2020年4月15日10时至2020年...

李克强六年前视察过的德州经开区袁桥村兴味渐浓

李克强六年前视察过的德州经开区袁桥村兴味渐浓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百姓富不富,关键看支部”这是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袁桥镇袁桥村“两委”成员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   十年前,袁桥村从旧村落搬迁“上楼”,从此变身成为德州市袁桥社区“新市民”。   六年前,李克强总理把袁桥村作为视察山东的首站,他真正关心的是“新型城镇化”的基层实践,是农民在进城后是否能真正有收入、得实惠。...

袁桥社区“租”富集体经济

袁桥社区“租”富集体经济

  (记者 张灵智 通讯员 马俊强)“宿书记,我们工程需要租用几台挖掘机,价钱能不能给优惠点?”身为袁桥社区党支部书记,宿士利经常接到这样的电话。   原来,为发展集体经济,袁桥社区以村集体为主,通过村民集资入股的形式,成立了袁桥社区机械工程协会,购买了挖掘机、铲车、运输车等48台套大型机械车辆。由协会对外统一揽活,统一调配机械,统一工程结算。   ...

袁桥镇43个村2万余村民5年分红18亿元

袁桥镇43个村2万余村民5年分红18亿元

  袁桥镇43个村集体资产入股科技创新园   德州新闻网讯(记者刘臻通讯员扈文蔷贾茜茜)“魏寿铁家9250元,王华敏家9470元……”近日,记者在天衢新区袁桥镇小刘社区鲍庄村村委会看到,档案柜里的账本上详细记录着全村283口人去年的分红金额。   在袁桥镇,像这样的分红,2万余村民已连续领取了5个年头。“我们镇43个村集体用土地补偿款入股德州中元科技...

袁桥镇乔庄村——村规民约接地气文明新风入民心

袁桥镇乔庄村——村规民约接地气文明新风入民心

  5月3日,走进德州天衢新区袁桥镇乔庄村,田园般的美景映入眼帘:房舍整齐排列、道路干净整洁,路旁绿植郁郁葱葱、鲜花怒放。村党支部书记乔保斌说:“在村规民约的影响下,村民们的生活方式正悄然改变,文明意识得到提升,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   乔庄村现有500多户、近1200口人。过去,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村里吵架斗殴、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之风盛行。为了彻底改变这一现象,2...

德州城区这些建筑、小区被正式申请命名

德州城区这些建筑、小区被正式申请命名

  命名理由 申请单位 中盛大厦 东至德州银行,西至长河大道,南至德州银行,北至宝林颐享大厦 盛原指古代祭祀时置于容器中的谷物,现有兴旺昌盛之意,此项目为商业用途,愿此大厦昌盛兴旺。 山东华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泽信云筑小区 东至规划沙王路,西至康博南大道,南至太阳湖路,北至18号线 小区名称寓意是云上佳品,精心筑好房。云,云上之座,寓意环景视野,上乘佳品;筑,精致的建筑,代表品质、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