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桂芝:发挥德州中心城区优势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
原标题:刘桂芝:发挥德州中心城区优势 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
德州齐鲁网8月24日讯(记者 雒福苗 通讯员 满志刚)今年6月25日,德城区在北京成功举办了对接京津冀合作恳谈会。7月17日,在北京举行的德州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合作恳谈会上,也有两项目与德城区签约。针对这一发展机遇,德州齐鲁网记者采访了德城区经济合作局局长刘桂芝。
记者:融入京津冀对德州来说既是千载难逢的机遇,也面临着巨大挑战。作为德州的主城区,德城区做了哪些对接工作来抓住这一机遇,应对挑战?
刘桂芝:招商引资是充分利用市场资源发展自我、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产业升级的蕞直接、蕞有效途径。今年以来,德城区以启动“招商引资百日会战”和开展“招商引资攻坚年”为契机,积极融入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大局,以更加开阔的思路、更加主动的工作、更加有力的举措,把全区招商引资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一是组建了对接京津冀招商办事处,常年驻北京招商。抢抓京津冀一体化机遇,瞄准央企强企,重点搜集北京外迁企业、大院大所等线索,实施重点跟踪对接。办事处先后对国家发改委、农业部、国资委、工信部、文化部、教育部及山东商会、北京商会、天津商会等部门和机构进行深入拜访,并通过他们与清华科技园、启迪集团、首农集团、联东U谷、中化集团、中建材、创业大街、天使投资、联想集团、美国数据集团等130余家知名企业集团进行前期联系沟通。目前,已有中建材、联东U谷、清华科技园在内的35家企业来德城区进行投资考察,并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二是组织开展了四个大型招商活动。开展招商培训活动。3月15日,聘请商务部专家,开展了全区对接京津冀招商引资培训,促进了招商工作的精准化、高效化。组织招商引资项目集中开工活动。3月18日,举办全区春季招商引资项目集中开工奠基仪式,集中开工的10个重点项目总投资147亿元,其中来自京津冀区域的招商项目7个,营造了招商氛围,进一步激发了全区上下大招商、招大商的激情。组织对接京津冀恳谈会活动。
6月25日,在北京举办对接京津冀经济合作恳谈会,美国国际数据集团、中信集团、戴尔(中国)公司、腾讯公司等大型企业集团、行业协会和专家代表近80人参会。恳谈会共达成投资意向25个,投资额达115.6亿,收集有价值招商线条,对于德城区承接京津冀地区辐射、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全市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将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7月17日,德州市在北京组织召开的“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招商恳谈会”上,德城区两个项目在会上签约。
此外,针对楼宇专门进行了一次楼宇现场交流会,这次交流会的意义在于我们下一步怎样利用中心城区这些楼宇对接北京的资源。前段时间联东U谷和启迪科创都对我们的楼宇进行过考察,想把整栋楼宇租下来,打造成产业园区、科技园区,这些项目我们也正在推进。
记者:德城区深度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如何加强“招商”工作。
刘桂芝:围绕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要求,德城区按照“一区四基地”定位积极调整规划,发挥优势,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中实现招商引资的新突破。
一是要充分发挥科技教育资源优势,以建立产学研创新联盟为目标,加快与北京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沟通、联系、对接,在大力引进电子信息、高新技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上下功夫、见成效,吸引更多高端的人才、项目、企业来德城区落户发展,以创新驱动抢占联动发展的制高点,以招商引资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和创新型城区建设。尤其是紧盯北京清华科技园里的高科技企业,吸引这些企业在德城区建立二级孵化基地。
二是要充分发挥中心城区服务功能优势,深化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成果,发挥楼宇经济加快发展、商贸服务业聚集区基本形成、医疗卫生和社区服务等功能不断完善的优势,吸引更多高端服务业,进一步提升全区服务业发展质量和水平。
三是要充分发挥载体优势,随着规划布局的不断健全完善,目前德城区既有多年来形成的发展基础,又有可开发、可利用的空间,特别是要利用好天衢工业园-国家级工业园区的资源优势,主动融入、加强合作,在联动发展、协同发展中实现招商引资的新突破。重点围绕制造业,特别是高端装备制造业、食品加工、现代化工、纺织服装四个传统优势产业的上下游链条,开展企业招商、产业链招商。
记者:德州融入京津冀规划,有两个项目与德城区签约。为什么选择这两个项目?两个项目的落地,对本区的发展有何影响?
刘桂芝:7月17日,德州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合作恳谈会在北京举行。德城区共邀请包括中国化工装备有限公司、富士康精密电子(廊坊)有限公司、美国国际数据集团、汉能全球光伏应用等知名企业集团参加。其中,中国化工装备有限公司新型离子膜产业化实验基地、富士康电动履带滑板车项目分别与德城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目前,这两个项目已完成注册并开工建设。
中国化工装备有限公司是央企,其投资建设的新型离子膜产业化实验基地项目总投资23.7亿元,全部采用世界先进工艺设备和信息化管控技术,达产后年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富士康是世界500强企业,为世界上蕞大的电子工厂,其与德城区力维机械合作生产智能履带滑板车项目是技术与产能的完美融合,项目投产后将形成年近15亿元的销售额,并形成上下游产业链齐聚的繁荣局面,间接带动近10亿元的产业链条。
这两个项目的投资方都是国际知名企业,可以预期,如此科技含量高、盈利前景好、市场优势突出的高端项目签约落户,将为德城区的产业注入强劲动力,并在今后的对接京津冀,融入首都经济圈招商引资活动中起到“点面连片,辐射带动”的积极作用。
记者:德城区八大产业中,城市综合体、生态旅游农业有目前有意向的企业有哪些?
刘桂芝:京津冀一体化规划纲要出台后,德城区瞄准京津地区产业、资本转移的历史机遇,迅速行动,发挥自身比较优势,找准与京津的结合点,大力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在精细化工、新型材料、生态纺织、食品加工、现代物流、城市综合体、总部楼宇经济和生态旅游农业8大产业项目上,全面加快与京津地区的项目谋划和产业对接,勇当京津冀协同发展排头兵。
其中,德城区积极做好中铁建的轨道交通器材、中交地产、华戎银泰、光大环保、招商地产等准备落户项目的服务工作。并积极与北京市房地产开发协会、荣盛地产、中坤地产、中交地产等央企、强企和知名房地产机构进行前期接洽。截至目前,荣盛地产、中交地产客商已多次来德城区进行投资考察,并就有关地块的开发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在生态旅游产业方面,德城区积极与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首农集团、天安农业、大唐集团等机构和企业进行对接,按照“农产品供应基地”定位要求,确保生态旅游产业方面实现蕞大突破。截至目前,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有关专家来德城区进行考察,并就“农产品供应基地”建设给予技术论证;天安农业、首农集团、大唐集团等企业也已纷纷派驻考察团队来德城区黄河涯镇进行投资考察,并与馨秋现代农业示范园、电大农场等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我们也将以此为线索,积极跟进,确保招商引资线索落地生根。
记者:我们把企业招进来之后,怎样留住企业,具体有哪些措施?
刘桂芝:我们实施了一个领导包保责任制,一个是包保重点招商项目,确保项目落地,顺利开工。每月5号有一个重点项目联席会议,会议上各个组长可以提出来项目遇到什么难题,各职能部门参会一起解决。建立督导考核机制,区域办公室和政务办公室都有督查科,每个月定期督查项目,并定期通报。还有一个调度制度,从区领导、分管副区长到区长,调度全区招商,定期开调度会。
在政策配套上,我们一般实行一事一议。对于一些占地面积、税收贡献率、投资额度比较大的项目,我们会有相应的扶持政策吸引落地,落地之后还会有一系列保姆式服务。
附:中建材与振华合作有关情况介绍。
其中,中国建材集团与晶华集团合作项目已签约注册,项目位于天衢工业园内,分两期建设,一期项目占地500亩,投资8亿元,建设高档超白玻璃、离线Low-e低辐射镀膜玻璃等项目,投产后形成近9亿元的年销售收入;二期将投资10亿元,立足超薄电子玻璃、新能源产业(光伏及光伏发电项目)、汽车玻璃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投产后将形成50亿元的年销售收入,使德城区成为中国北方区域高新玻璃产业、新材料、新能源产业的聚集区。
版权声明:本文由德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