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柴胡店镇!2023年下半年全县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现场观摩
2023年,柴胡店镇全力以赴落实县委、县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按照“一核引领、五区联动”建设思路,奋力书写新时代柴胡店镇高质量发展“新画卷”。全年完成税收收入2706万元,同比增长68.9%,争获五争五比事项48个,召开市级以上现场会13次,《夏管工作有序推进、秋粮长势良好》被中央新闻联播宣传报道,荣获国家综合实力千强镇、省级农业产业强镇、山东省首批绿色能源发展标杆乡镇、第三批省级教育强镇筑基试点、省级改革创新先行乡镇妇联、德州市综合实力二十强乡镇、德州市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表现突出集体等荣誉称号。
始终把党的建设放在首位,汇聚基层发展新合力
纵深推进主题教育。制定“四张清单”,选定18个调研课题,拟定创新举措事项16项,创新打造以崔杨红色文化现场、王世英绿色产业现场、桃源里小城镇建设金色现场为内容的“红、绿、金”三个现场教学点,完成对镇党委1677名所属党员开展全覆盖培训。全域高标准打造党建联合体。创建柴聚焰红党建品牌,统领构建“6+14+N”红色矩阵,以党建联合体为抓手,全面推进跨村联建、跨村联治工作,全市党建现场会在柴胡店镇召开。构筑大党建阵地。按照“四区八有”标准,高标准建设柴胡店镇党校,并被市委组织部确定为市级重点镇街党校。以建设“六硬”标准化、规范化支部为标准,全力争创基层党建“红旗”乡镇。
始终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积蓄高质量发展新动力
一是聚焦平台建设。建设了占地180亩的宁津首家电梯产业园区,一期已建设完成。实施产业更新项目,对占地120亩的闲置厂房进行盘活利用,建设高端装备产业园区,实现了在三区三线内外要要空间、要资源、要发展,为实体经济发展锻造硬核支撑。二是聚焦重点项目。加力提速总投资18.38亿元的6个重点项目建设进度。三是聚焦双招双引。坚持一把手带队招商,走出去25次,对接项目50个,招商引资储备项目5个,成功招引4个。
始终以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片区建设为突破点,激发美丽乡村新活力
一是狠抓示范片区建设。举全镇之力倾力打造以王世英三产融合先行示范片区、桃源里“三园共建”赋能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崔杨农文旅融合示范片区为内容的“强一接二连三”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片区,完成总投资200万的崔杨村红色村庄项目、柴胡店村等三个村庄的省级美丽乡村建设,成功申请三个省级和美乡村示范村以及建设现代水网保障工程和田间自来水工程,惠及70多个村庄,5万多亩耕地。二是狠抓三类地改革。新增土地流转10366.35亩,全镇累计流转土地面积34733.4亩。桃源里北部8个村庄已经全部完成复垦,流转成方连片土地1万余亩打造形成百亩点,千亩片,万亩方的现代农业集聚区,同时在桃源里北部建设占地30余亩的为农服务中心,辐射北部5万亩高标准农田。完成对柴胡店镇四街、前艾、张集等涉及9村的评估工作。结合农村“三资”侵占挪用专项整治工作,排查经济合同1089份,已收回、盘活土地资源1000余亩,资金40余万元。三是打造乡村振兴商贸街。在桃源里社区,打造了集幸福食堂、共富工坊、乡村振兴合伙店、电商孵化基地等为一体的乡村振兴综合体,顺利迎接全国党建现场会乡村振兴齐鲁行调研。
始终以群众满意度为着力点,全面挖掘城镇发展新潜力
城乡融合加速推进。接续实施悦馨苑社区三期、四期和桃源里社区二期项目。悦馨苑三期正在办理进场施工手续;桃源里二期已完成主体建设。基础设施日益改善。总投资1100万元,完成了镇驻地基础设施综合改造提升。实施了总投资3.59亿元的13个公共服务项目,其中桃源里幼儿园、零工市场、社工站、日间照料中心、新河湿地公园、大刀记广场、新河水系综合治理已建设完成,桃源里党群服务中心、柴胡店镇鹤祥医养结合中心已建设完成投入使用;宁津县精神卫生二级中心、桃源里幸福桥正在建设中。服务效能持续提升。持续深化“县镇同权”改革,高标准打造便民服务中心。健全完善“一站式”矛盾调解中心,擦亮“众燊治理”服务品牌,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向纵深发展。
柴胡店镇“强一接二连三”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片区,涵盖25个村,将王世英、桃源里、崔杨作为三大中心支点,形成“一环三区”发展新格局。
聚焦王世英三产融合先行示范片区。该片区以特色种养殖产业为突破口,全力打造集养殖、观光、休闲、体验为一体的党建产业示范区,走出了一条以党建引领带动乡村振兴的蝶变之路。首创生态循坏养殖系统,以室内室外“双轮驱动”生态循环养殖新模式,助力水产养殖提质增效。已投入使用21个,8个养殖大棚48个养殖池正在建设,较传统养殖产量增长20倍;突出“科级赋能”,打造数字池塘、智慧渔业,实现了采集—传输—分析—自动控制—集成指挥的一体化闭环管理模式,以数字化引领水产养殖转型升级;与韩国名君集团合作,投资1亿元发展泥鳅深加工项目,年可加工蚂蚱泥鳅食品5000吨,增加村集体收入70万元以上的休闲娱乐露营基地及王世英农家乐,以三产融合全产业链擦亮王世英乡村振兴新名片。
聚焦桃源里“三园共建”赋能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片区已基本形成北部农业园、东部工业园、居住新家园的“三园共建”乡村振兴新模式。农业园方面,在桃源里社区北部规划建设了为农服务中心以及绿沃川云狐松茸、花菇智慧方舱基地项目,以两大项目为支点,流转成方连片土地10000余亩,打造百亩点、千亩片、万亩方的现代农业集聚区,发展辣椒、草莓特色种植。工业园方面,建设了宁津首家电梯产业园区,规划建设高端装备产业园,着力打造以“铁路器材、电梯整梯、高端汽车零部件,食品精深加工”等特色产业为核心的高端化集群。新家园方面,接续实施桃源里、悦馨苑两个万人社区,不断完善配套设施,柴胡店镇湿地公园、幼儿园、党群服务中心、幸福食堂、共富工坊已建成投入使用,直通镇驻地主街区的幸福桥正在建设。
聚焦崔杨农文旅融合示范片区。挖掘生态农业、红色文化、民俗艺术等优势资源,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打造现代化中心村。坚持生态优先,建设苗圃种植基地,发展金银花种植产业,建设中药材种植基地,盘活近160余亩的闲置池塘发展水产养殖,打造绿色崔杨;坚持赓续传承,规划实施红色村庄提升项目,抗日战争纪念馆和八路军115师东进纵队崔杨指挥部展示馆已改造完成,打造红色崔杨;坚持文化赋能,建成全国蕞大的村级美术馆,结合艺术写生基地,形成崔杨村的“798艺术区”;规划建设了鸣虫馆、传统民居馆,集中展示民俗文化,打造彩色崔杨。
柴胡店新村“三类地”开发利用综合体项目是柴胡店镇深入实施三类地改革,盘活土地资源,注入发展动能的典型案例。该项目彰显三大新特点:
一是深化“三类地”开发利用,激发乡村振兴新动力。项目涵盖“产业更新+便民服务市场+社区建设”等内容。对占地120亩的闲置厂房以及占地300余亩的闲散地进行盘活利用,打造特色产业园区和种植示范基地;对闲置多年的29栋二层商贸门市进行盘活,打造集商店门市、商贸集市为内容的商贸服务综合体;清理树木32570棵,整理闲散宅基37处,坑塘40余亩,累计盘活土地150余亩,建设二层中式合院,南扩桃源里万人社区。今年以来,新增土地流转10366.35亩,全镇累计流转土地面积34733.4亩。清理闲散地1200亩,坑塘160亩,完成了对柴胡店镇四街、前艾、张集等9个村的评估、宣传、发动工作,共排查经济合同1089份,已收回土地资源681.42亩,金额57.47万元,偿还账务150笔33.66万元。
二是扮靓了镇驻地“一核”,塑强镇域发展新动能。打造集中化、规范化管理的便民市场,既是中心镇建设要求,又能进一步缓解镇驻地交通压力,促进镇域商贸服务业发展,激发镇域经济活力。投资1100万元,实施了中心镇驻地基础设施提升工程,重点实施了总投资3.59亿元的13个重点项目,倾力打造了柴胡店镇“强一接二连三”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片区,通过示范片区创建基础设施建设由镇驻地向周边村庄延伸,全方位提升辖区内路网、管网、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强有力基础设施赋能乡村振兴。
三是擦亮做实“三园共建”路径,打造中国式新型城镇化。对闲置厂房进行清理打造高端装备产业园,与宁津电梯产业园一道,都是柴胡店镇东部战略性新型产业园区扩容体质的重要内容,通过两个园区建设我们实现了在三区三线内外要空间、要资源、要发展。在桃源里社区北部规划建设了为农服务中心以及绿沃川云狐松茸、花菇智慧方舱基地项目,以两大项目为支点,流转成方连片土地10000余亩,打造百亩点、千亩片、万亩方的现代农业集聚区,辐射北部5万亩高标准农田,进一步擦亮做实“三园共建”新路径。
山东智衡减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能空气悬架系统项目,总投资1.6亿元,总建筑面积1.5万平,购置数控开炼机、密炼机、全智能自动压延线、全智能自动成型机等设备60余台(套),新上自动化流水线条。目前项目车间已基本完工,预计明年一季度各类设备安装调试到位,并投入使用,届时可实现年产200万套智能空气悬架系统,销售收入8亿元,利税2400万元。
一是实现国产替代,填补国内空白。空气弹簧作为空气悬架系统的核心组件,具备较高技术壁垒,长期被国外公司垄断。山东智衡减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青岛科技大学研发了空气弹簧并已经进行中试,中试完成后,智衡空簧将打破空气弹簧长期被国外公司垄断的现状。
二是优化产品性能,促进产业发展。项目的实施,让更多国产品牌新能源车厂装配先进的智能空气弹簧,大幅度提升底盘的稳定性和舒适度,让乘客体验到豪华车的享受,进而提升国产车企的竞争力,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
三是顺应时代潮流,抢占蓝海市场。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崛起,以及消费升级对舒适性的更高要求,智能空气悬架在30万元以上的车型中渗透率逐年提升,预计2025年将带来160亿以上的市场需求,智衡减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率先进军空气悬架行业,开拓国内空悬巨大蓝海市场,将为我县空气悬挂产业抢得先机、赢得主动,在新能源浪潮下,为我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图文直播丨2023年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现场观摩
编辑: 赵薪鑫 责任编辑: 赵薪鑫 韩强 张彦彬
版权所有: 宁津县委宣传部主管 宁津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地址:德州市宁津县阳光大街 邮箱:/p>
版权声明:本文由德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