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德州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新天衢·向未来|科创+人才赋能先进制造业强区建设看德州天衢新区如何“挺进桥头堡”_大众网

admin9个月前 (09-29)德州产业信息13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武红鹏 高志玟 德州报道

  2022年,德州天衢新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128家、210家,继续全市领跑。2022年,天衢新区获批全市唯一一个国家外国专家项目、唯一一个山东省“外专双百计划”(团队)项目,还获批了山东省海外工程师1名(全市入选3人)、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1名。

  科技浪潮一往无前,让强者更强;构建发展新格局、重塑竞争新优势、赋予发展新动能;各部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回眸天衢新区充分发挥山东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桥头堡作用,持续推进先进制造业强区建设,一条主线贯穿其中:科技驱动创新成长、平台赋能发展提速、企业成梯队人才“雁阵”展。

  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德州大陆架石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致力于石油固完井工具、钻井工具仪器、油田化学助剂的研发、生产、销售。

  2022年,大陆架公司围绕油气勘探开发,以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并重为思路,优化关键结构及材料成型工艺,创新突破了塔里木盆地二叠系长裸眼固井恶性漏失、超深层油气资源效益开发、长水平段套管下入等多项技术“卡脖子”难题。

  “公司高度重视科技研发工作,目前公司研发人员占比约40%,拥有集团公司学术带头人2人、集团公司突出贡献专家1人、山东省科学技术奖评选专家5人。企业负责人说,企业作为中石化工程院的中试成果转化基地,先后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40余项、专利授权150余项,多项技术成果填补国内空白。产品覆盖国内各陆地和海上油田,并出口美国、加拿大等30余个国家。

  这是天衢新区高站位推动科技创新,提高支撑引领能力,持续推进先进制造业强区建设的一个浓厚缩影。

  创新一子落,发展满盘活。天衢区把科技创新作为主引擎,明确“一个导向”,即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强化“两个重点”,即解决制约创新转化的两个体制机制问题。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企业,实行梯次培育,积极培育以“创新型高成长企业50强”及“种子”企业为代表的创新型企业,着力提升企业的内生动力。

  依托齐鲁工业大学“一院一基地一园区”、人才创新园等创新要素,天衢新区进行整体谋划打造德州科技走廊;建设规模大、层次高、服务好、产业突出的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围绕半导体产业市级创新创业共同体,培育新型研发机构、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构建高能级科创平台体系。

  去年以来,景津装备获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乐华陶瓷获省企业管理创新成果奖,利尔康和英凯模分别认定为省第六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3家企业入选2022年度德州市“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居全市头部。36家企业新认定或通过复审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居全市头部。2家企业新认定为省瞪羚企业,1家企业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2018年6月,德州中元科技创新创业园投用。

  作为贯彻落实京津冀一体化国家发展战略、建设京津冀地区“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的重要载体,中元科技创新创业园砥砺五载,已成长为德州市创新创业领域的龙头和高地,先后获得6项国家级荣誉,获批全市唯一的“省级创业创新示范综合体”和“省级数字经济示范园区”等称号,为全市新旧动能转换提供动力源泉。

  园区自2018年6月投用以来,先后引进启迪之星、中关村天使街等7家双创孵化机构优势互补,为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提供创业辅导、投融资等高水平专业服务,搭建起一套比较完整的企业早期培育孵化机制。累计引进孵化项目1200多个,孵化成功完成产业化项目49个,现园区在孵项目331个,4700余人在园区里创业就业。在德州市范围内完成产业化,累计完成产值近20亿元,实现利税累计1.5亿元。从2018年产值1.5亿元,税收只有600万元,到2022年已实现营业收入12亿元,完成税收6500万元,园区产值税收连年翻番。

  “中元科技创新创业园是按照我市作为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的定位而建设的,为京津地区科技型创新创业项目产业化提供全方位服务。园区提供的全生态体系,吸引了项目和人才的入驻。目前,由德州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负责中元科技创新创业园市场化运营工作。”负责人介绍道。

  为了给企业带来更好的服务,中元科技创新创业园既是创业园,也是个温馨的生活园区,企业可以足不出园就能享受到保姆式服务、拎包式入驻、全链条式促进,为公司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为了企业经营快速步入正轨,我们建立了企业发展信息库,及时掌握企业需求并随时启动企业所需服务,每半月组织一次对已进场办公企业的走访,了解企业发展现状,咨询企业的工作需求。”负责人告诉记者,除此之外,高创中心持续开展为企业“送政策上门”活动,上门为企业解读政策,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难题。

  从机器视觉代替人工视觉技术到海洋光电传输技术,从细胞诊疗药品关键添加剂到间充质干细胞和治疗用免疫细胞生产,从3C智能终端组件到石墨烯加热设备……五年来,一系列关乎国计民生的科技创新成果层出不穷。

  目前,园区已经开始由创业孵化为主向综合性金融服务、科技人才服务转型,在未来三年内将打造成为兼容孵化加速、上市企业培育、金融科技融合的全新载体,为全市的创新创业工作贡献力量,为全市的产业发展源源不断地培育优质企业。

  2022年,德州天衢新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128家、210家,继续全市领跑。每一个数据的提升,背后是企业重视培养人才“雁阵”和发挥人才科创的“催化剂”作用。

  早在天衢新区筹备建设之时,德州市委常委、天衢新区党工委书记祁小青就曾说出:“我们以求贤若渴之心引才聚才,以夯基垒台之举育才强才,以海纳百川之怀识才用才,以筑巢引凤之策爱才留才。”

  其目的只有一个:让天衢新区成为当仁不让的群英汇聚、建功立业之地。

  近年来,天衢新区,坚持“党管人才”的根本要求,以“求贤若渴”之心,以身示范抓好本领域、本行业的人才建设;构筑“广纳英才”的平台载体,搭建校企人才供需、产业转化、成果分配平台,促进产教融合、人才互通、校企共创、资源融通,实现新区和人才双向互动;激活“人尽其才”的体制机制,为人才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培训充电的展台、比拼切磋的舞台,不断提高人才与发展的匹配度;打造“环境兴才”的服务生态,为人才解决好租房购房、子女入学、医疗健康等“关键小事”,在全区形成尊才、爱才、用才、留才的良好氛围。

  有力的人才政策让新区发展蹄疾步稳。举个例子,山东有研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自2019年从北京西城区迁至德州天衢新区后,新区在子女教育、薪酬、住房、医疗保障等方面给予了全方位支持,200名掌握核心技术的骨干员工,3年内没有一人流失,目前拥有一个省级重点实验室,获批2个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推动3个市级以上重点项目相继落地。

  “科技创新说到底是人的智慧,是人才铸就的根与魂成就了天衢新区科技创新发展的加速度。”区领导刘学武坦言,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顶层谋划是引擎。天衢新区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加强谋划引领,不拘一格“引”人才,一如既往“强”人才,全方位支持、帮助人才,千方百计造就、成就人才。

  企业因人才而立,产业因人才而兴,重文兴教、人才荟萃的天衢新区,正以“一年破题起势、三年快速发展、五年取得突破”为目标,充分发挥山东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桥头堡作用,持续推进先进制造业强区建设,为德州积极推进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头部资源、头部动力。

  【更多新闻,请下载海报新闻客户端或订阅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8/106597009】

  大众报业集团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版权声明广告业务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主办 Email: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德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代表话心声丨德州市党代表李宁:持续学习为区域科创高地建设贡献力量_大众网

代表话心声丨德州市党代表李宁:持续学习为区域科创高地建设贡献力量_大众网

  大众报业德州融媒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徐付彪 高志玟 王观博 通讯员 贾鹏 梓琪 德州报道   2月18日,参加德州市第十六次党代会的党代表,山东星光糖业有限公司研发中心主任李宁在接受大众报业德州融媒报道团队采访时表示,聆听了报告后深受鼓舞。报告中提到的未来五年在三个方面打造区域科创高地等等,尤其让人信心倍增,相信在这些政策的指引下,德州区域科技力量一定能大幅提...

加大培育、奖励创新……德州经开区每年5000万专项资金支持企业科技创新

加大培育、奖励创新……德州经开区每年5000万专项资金支持企业科技创新

  德州经开区日前出台《关于鼓励和支持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实施意见》,设立科技创新驱动财政专项资金,每年拿出5000万元专项用于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创新平台建设和科技成果转化等,为“当好德州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主力军”提供政策、财力支持。   《意见》围绕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支持企业发挥科技创新主体作用、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等六大方面,出台32条具体举措...

十大创新看德州·创新赋能奏响科创强音高质量发展再造“通达之路”

十大创新看德州·创新赋能奏响科创强音高质量发展再造“通达之路”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十大创新看德州 · 创新赋能奏响科创强音,高质量发展再造“通达之路”   德州素有“九达天衢、神京门户”的美誉,这源自于它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地处京津冀协同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战略的交汇点。借力创...

南京麒麟科创园深耕校友经济又添新成果一批东大校友项目落户园区

南京麒麟科创园深耕校友经济又添新成果一批东大校友项目落户园区

  3月11日,“2023东南大学校友创新发展大会成功举办,一批东南大学校友经济项目落户麒麟科创园。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陈之常,南京市委常委、江宁区委书记、麒麟科创园管委会党组书记林涛,南京市人民政府秘书长、党组成员洪礼来,南京市科技局局长赵成军,麒麟科创园管委会主任樊向前,麒麟科创园管委会副主任俞清,东南大学党委书记左惟,东南大学副校长孙立涛,东南大学南京校友会会长、科远智慧董事长刘...

垠坤科创生态服务体系正式发布

垠坤科创生态服务体系正式发布

  近日,垠坤科创生态服务体系正式发布。该体系包含类细分服务领域,为切实服务科创企业发展、规范高品质载体标准提出了全新思路。   垠坤集团执行总裁沈萌萌介绍到:“一个有效的生态系统既包括产业链生态,也包括服务和跨行业的生态,后者正变得愈加重要。未来产业园区的竞争是生态系统的竞争。园区搭建的生态系统决定了所服务企业的发展速度。垠坤服务过超万家企业,看到了中国科创企业对于...

天衢新区依托城市布局和自然资源构建“一轴三带、三心多园”的城市景观空间——打造高品质花园城市新区样板

天衢新区依托城市布局和自然资源构建“一轴三带、三心多园”的城市景观空间——打造高品质花园城市新区样板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天衢新区依托城市布局和自然资源,构建“一轴三带、三心多园”的城市景观空间——打造高品质花园城市新区样板   盛夏时节,走进天衢新区,宽敞的道路旁错落有致的绿植郁郁葱葱,生机无限;长河公园、董子园景区、减河国家湿地公园等园区水系纵横,河面水...

学科融合STEAM开启科创教育新探索

学科融合STEAM开启科创教育新探索

  5月22日上午,德州市悦纳谷·儿童智慧天地举行第三场STEM教育专家学术报告会,来自德州市21所领航学校的项目组负责人、指导教师、家委会主任参加。活动中,德州市东风东路小学STEAM项目组负责人陈春雪以《学科融合STEAM课程建设》为主题与老师们共同探讨如何与学科融合STEAM课程建设,更好的打造更加适合学生的成长方向。   鲁网5月22日讯(记者 吴美琳 实习记...

山东德天科创产业园

山东德天科创产业园

  货运站距离:距离陵城站28公里 高铁距离:距离德州站10公里 港口距离:距离德州港62公里 机场距离:距离德衡机场555公里 区位介绍:德州是中国#########、中国功能糖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以及国家交通运输主枢纽城市,处于环渤海经济圈、京津冀经济圈、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以及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交汇区域。德州扒鸡、金丝小枣、保店驴肉、德州黑陶等地方特产驰名海内外,其中,德州扒鸡、保店驴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