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德州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天衢新区依托城市布局和自然资源构建“一轴三带、三心多园”的城市景观空间——打造高品质花园城市新区样板

admin9个月前 (09-29)德州产业信息142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天衢新区依托城市布局和自然资源,构建“一轴三带、三心多园”的城市景观空间——打造高品质花园城市新区样板

  盛夏时节,走进天衢新区,宽敞的道路旁错落有致的绿植郁郁葱葱,生机无限;长河公园、董子园景区、减河国家湿地公园等园区水系纵横,河面水波粼粼,岸边林影绰绰,伴着声声蝉鸣,是市民消夏解暑的好去处;从空中俯瞰新区,各类林木层层叠翠,如同城在林中,林水交融。

  近年来,天衢新区坚持以水为脉、以绿为体,依托城市布局和自然资源,构建“一轴三带、三心多园”的城市景观空间,加快形成蓝绿交织、开放贯通的“大生态”格局,打造高品质花园城市新区样板。如今的天衢新区,一幅水清岸绿的生态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7月26日傍晚,暑气渐渐消散,董子园景区迎来了头部批纳凉游玩的市民。“在河边健步走上半个小时,感觉一整天的疲惫都消失了。”家住中建华府的市民赵娟说,董子园景区是她和家人每天的“打卡”地,不仅离家近,而且环境优美、设施齐备,她日常晨跑、休闲散步、锻炼健身的需求都能满足。

  董子园景区以沙王河水系为脉络,台临水建,景随水出。西侧的董子文化街和东侧原生态园林,因河相连,临河相守,体现出人文建筑空间与自然生态空间的和谐。

  德州因水而名,因水而盛,漕运文化和治水文化是德州的代表性文化之一。

  天衢新区有着天然的生态基底,纵横二十六条河流水系,形成了“二十六水织碧网,一轴五湖润天衢”的总体水网布局。

  “水”赋予了德州生命,而天衢新区也致力于在“水”上做文章。依托岔河、减河、马颊河三条河道,打造岔河商务休闲带、减河绿轴休闲带、马颊河健康休闲带,高标准打造沿河生态综合体,塑造体验型水体景观,形成走得近、看得见、能体验的亲水休闲空间。

  每逢节假日,减河国家湿地公园游人如织,市民漫步、骑行在公园绿道上,和公园内的芦苇、蒲草、野花、溪流,啾啾鸟鸣,组成了一幅绝妙的风景画。

  减河国家湿地公园内既有宽阔的河流水面、又有浅滩沼泽、岛屿沙洲,湿地景观丰富,在其周边区域共发现有野生植物41科、151种。

  徜徉在这个巨大的景区,犹如融入绿色的海洋,从北到南,美景目不暇接,身心得到极大放松,还能近距离触摸德州历史,感受德州悠久灿烂的文化。

  “这里给人蕞大感受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鲜花盛开在路边,草房掩映在芦苇荡中,野鸟在这里安了家,让人好像来到世外桃源。”一位游客感叹道。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好则发展好。

  “发挥新区依河而生、河流润城而过的自然特征优势,建设蓝网、绿网、风景网三网交融的网络框架,形成‘水—城—人’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天衢新区党工委委员朱洪旗说道。

  自去年5月份东方红路绿道正式建成后,途经东方红路上下班的张志超将出行工具由汽车换成了自行车。“每天骑在路上,和绿树为伍,呼吸着新鲜空气,非常惬意。”张志超说,和他一样的骑行者还有很多。

  东方红路绿道原为机非混合车道,在上下班高峰时段车流量大,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改造后绿道西起东方红路岔河桥、东至晶华大道,南北两侧长8.6公里,东西贯穿天衢新区的多条道路,串联起整个长河公园,集绿化、交通、观光、休闲、健身等功能于一体,成为德州绿道绿廊家族中的“新星”。

  “城市绿道建设注重人性化设计,在满足了城乡居民休闲健身、绿色出行的基础上,通过完善绿道服务设施,保证大家安全、便捷、舒适使用。”市城管局绿化办主任李敏介绍,通过城市绿道建设,不仅改善了慢行交通环境,完善了城市综合交通体系,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出行方式,倡导绿色出行,从而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不仅如此,天衢新区通过连通周边绿道,完善区域绿道网络,充分整合绿道周边配套服务设施,从而实现10分钟商业生活圈、5分钟休闲娱乐圈,让绿道与市民的生活产生充分的互动,创新式打造了“互动型”城市绿道。

  近年来,我区对辖区绿化进行大规模提升改造,着力提升城市绿化品质,种植花灌木,增加常绿树种占比,为城市增彩添绿,塑造“步移景异”的特色城市景观,让市民享受生态之美。

  “以城市道路绿化、社区绿化、立体绿化、公园绿化建设为重点,串联升级现有生态廊道、湿地公园,增补城市公园、楔形绿地,打造‘绿、美、香、彩’的城市生态系统。”朱洪旗说。

  日前,杨庄河生态综合治理项目房屋征收范围公告发布,杨庄河的改造项目再次提速,因水而兴的德州,又一处美景即将上线。科技与生态并存,杨庄河景观建设思路明确:通过水系营造、绿岸建设、科技融入将杨庄河打造成为水清岸绿、科技时尚、文化休闲的水绿走廊,成为新型绿色智慧景观发展的典范。

  根据规划,天衢新区将建设规划面积为510亩的欢乐花谷项目,将延续藤蔓城市理念,以绿色生态为基底,以花海为主题,打造城市微旅游度假目的地。而依托田园水系网络,天衢新区将建设城市公园,在主要居住区生活性道路两侧增补社区口袋公园,形成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公园网络。

  “规划立足生态之本,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探索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互促共进的绿色发展之路。”朱洪旗介绍。

  未来,“一轴、两翼、三组团”的总体布局和“一环三廊”的生态布局将在天衢新区呈现:以行政办公区为核心的政务文化中心、以德州高铁东站为核心的新区科创中心、以马颊岛生态园为核心的新区商务中心,打造西北—东南走向的产城融合发展主轴,推动德陵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德州主城区“东进”步伐。以赵虎镇、边临镇为主体的东北发展翼,形成集田园休闲、现代康养、生态研学、高端食品加工等于一体的生态经济引领区。打造以抬头寺镇为主体的西南发展翼,按照全域景观化目标,引导乡村景观提升,打造都市生态观光区。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天衢新区在探索构建绿色美丽新城的道路上,正走出一条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绿色发展新路,在这片活力的热土上,必将崛起更多生态新地标,为市民幸福生活不断加码!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德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东方关爱公益基金会”考察西峡乡村低碳智慧科创园项目

“东方关爱公益基金会”考察西峡乡村低碳智慧科创园项目

  3月8日、9日,“东方关爱公益基金”管委会主任王锋一行受邀到西峡县,就中国乡村低碳智慧科创园项目参观考察、座谈交流,西峡县委书记周华锋要求推动项目早日落地见效。   县委书记周华锋代表县委、县政府对王锋一行交流并积极参与中国乡村低碳智慧科创园建设表示欢迎和感谢。周华锋指出,希望“东方关爱公益基金”团队通过座谈交流和实地调研,结合西峡实际,因地制宜,因地施策,“把脉...

上海轨交15号线个国家级科创园区

上海轨交15号线个国家级科创园区

  原标题:上海轨交15号线个国家级科创园区   近日,上海轨道交通15号线顺利通过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具备全自动运行初期运营条件。1月18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申通地铁获悉,新线不久后将开通试运营,这也是为国内轨道交通建设史上一次性开通蕞长地下线号线个国家级科创园区。线路起自闵行区紫竹高新区站,止于宝山区顾村公园站,途经闵行区、徐汇区、长宁区、普陀区、宝山区等5个行...

中元科创园全流程服务助项目成长3年引进孵化项目497个

中元科创园全流程服务助项目成长3年引进孵化项目497个

  平均2天引进孵化一个项目!9月1日,德州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负责人毛福杰指着统计表侃侃而谈:中元科技创新创业园2018年投入使用以来,已引进孵化497个项目,已有29个项目孵化成功,在德州市范围内完成产业化。   中元科技创新创业园投用以来,聚焦主责主业,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孵化基地,铸就高质量发展强大引擎。2020年园区实现总产值6.1亿元,利税5100万元。...

中科(德州)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开园

中科(德州)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开园

  中科(德州)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开园   12月10日,中科(德州)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在禹城市正式开园。该创新创业平台由中科创新园与禹城市政府共建。旨在构建技术、资本、市场等要素深度融合的资源共享平台。据了解,该示范基地建立后,将在禹城市创建企业创新能力培训、高新技术企业孵化等6个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军民融合发展战略高端论坛在青开幕...

临港园区企业有福了专属金融方案再升级

临港园区企业有福了专属金融方案再升级

  与临港集团的合作成果——“临港园区科创贷”专项方案升级推出3.0版。   2021年,双方结合科创企业特点推出“临港园区科创贷”专项方案,目前方案已惠及560家科创类企业,授信金额超78亿元,其中有一大批从未接触过的中小企业获得贷款。   据介绍,3.0方案在申请线上化、准入数字化、授信定制化、服务综合化的基础上,蕞新突出三个聚焦。...

临空园区第三届“科创之星”揭晓这些企业获奖

临空园区第三届“科创之星”揭晓这些企业获奖

  3月16日,临空园区投资家俱乐部成立仪式暨第三届“科创之星”颁奖活动在长宁举行。第三届“科创之星”的金奖、银奖和铜奖由18家企业获得,涵盖了人工智能、生命健康、数字经济等领域。同时揭幕的临空园区投资家俱乐部,将与“科创之星”共同助力临空园区乃至东虹桥地区的创新生态和投资环境。长宁区副区长、一级巡视员翁华建出席活动。   第三届“科创之星”揭晓,...

住烟省政协委员王作鹏建议强化服务支撑助推科创园区发展

住烟省政协委员王作鹏建议强化服务支撑助推科创园区发展

  “强化政策支撑,优化科创园区发展环境,是加快培育壮大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和实体经济升级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着力点。”住烟省政协委员王作鹏重点关注科创园区建设,呼吁强化服务支撑,助力推动科创园区发展。   科创园区是一个地区引进先进技术、搭建科研平台、孵育科创企业、推动转型升级、集聚产业发展的创新创业实体。近年来,我省十分...

共同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河套”连深港助香港科创北延

共同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河套”连深港助香港科创北延

  透过深圳福田保税区深港协同创新中心的落地窗,舒糖讯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CEO何耀威能一眼看到深圳河对岸的香港,那里是他成长的地方。2018年,何耀威带着团队来到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下称“河套”)深圳园区,一待就是4年。一河两岸,一区两园,越来越多的港青团队来到这里。5家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未来可容纳约1500名香港创新创业青年。   河套正在成为深港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