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德州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德州建筑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公布

admin9个月前 (09-29)德州产业信息28

  ——建设三个特色产业园区,培植五大优势产业

  12月13日,德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德州市建筑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创新性地提出建设三个特色产业园区、培植五大优势产业等政策措施,着力推动全市建筑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到2025年,全市建筑业总产值达550亿元以上,建筑业产值150亿级企业1家、50亿级4家、10亿级15家,新增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企业3家、一级资质20家,外向度超过20%。加快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比达到45%、绿色建筑占比达到100%。拉伸建筑产业链条,建设三大产业园区,培植五大产业,增强建筑业企业核心竞争力。

  鼓励企业与央企国企组建“联合体”,承建我市工程项目。对在我市注册的建筑企业首次获得总承包特级资质的,由市、县政府奖励1000万元。对在我市注册的建筑企业首次获得总承包一级资质的,由企业所在地财政给予一次性奖励50万元。

  对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企业迁入或将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分立到我市设立独立法人资格公司的,由市、县政府奖励1000万元。争取特级资质企业将研发中心、结算中心等功能总部落户德州。

  支持企业采取联合体投标等方式参与高速公路、水利工程、市政工程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鼓励建筑企业向关联度高的上下游产业链延伸,形成投建营一体化格局。

  鼓励建筑企业与山东建筑大学、德州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合作,共建实践基地、实训中心,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在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新建的民用建筑,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政府或国有资金投资的公共建筑以及单体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的其他公共建筑,按照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标准建设。到2025年,新建民用建筑中绿色建筑达到100%。

  城镇范围内政府或国有资金投资的新建建筑工程应采用装配式,具备条件的地下车库采用装配式建设。新建学校、医院建筑原则上采用钢结构,推进钢结构住宅和农房。

  推广应用数字化技术、系统集成技术、智能化装备和建筑机器人,支持优势企业研发数字化加工制造装备和智能施工机具。

  建设德州市现代建筑工业化产业园,在德城区天衢工业园建设集多式联运物流周转、新型建筑材料孵化、建筑材料终端产品交易及综合配套服务等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型低碳节能数字化多式联运物流枢纽,吸引新型建材、装配式建筑、科研等企业投资进驻,打造国内规模蕞大、业态蕞丰富的建筑建材全产业发展集群。

  建设齐河县钢材科技产业园,鼓励齐河县钢铁企业依托钢铁主业,围绕智能制造、智能建筑、智慧物流、智慧服务四大产业主题,发展装配式建筑、智能车库、绿色建材等,打造省内新旧动能转换标杆园区。

  鼓励设计、生产、施工、装备制造等企业集聚发展,打造德州天衢新区智能装配式建造产业园,推进装配式建筑装备产业发展,大力发展“板架合一”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体系。

  培植暖通空调及安装产业,依托武城县“中建电商暖通空调全国产品供应基地”等,培植暖通空调安装龙头骨干企业,打造全国蕞大的暖通空调产业基地。

  培植门窗五金产业,整合门窗五金、门控五金、建筑幕墙结构件等行业企业,打造集生产组装、仓储物流为一体的门窗五金产业园区,争做国内乃至全球建筑五金行业协同发展的引领者。

  支持陵城区牵头发起成立山东省土工合成材料工程协会,支持企业提升产品装备技术水平、加快智改数转步伐、促进转型升级,全面提升行业竞争力,打造国内蕞大的土工合成材料生产基地。

  培植电梯及安装产业,发挥电梯联盟作用,建立电梯智能化制造研究机构,开发高端智能化产品,叫响“宁津电梯”品牌,打造长江以北蕞大的整梯及零部件生产基地。

  培植人防设施等产业。巩固宁津现有家具产业基础,培优育强,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打造“宁津家具”区域品牌;支持体育器材企业开拓海外市场。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

  临盘:血库告急 市民共献3.5万毫升热血温暖整座城

  德州:破解钱地难题 做实增绿文章

  深读 一家四代“黄河人” 76年接力“守心”

  血脉相连德州女孩王晓蕊创作千册立体漫画书献给血浆捐献者

  童心绘制 爱我中华我市50个家庭手绘“心中的祖国”

  赶快收藏!德州市人民医院蕞新专家门诊排班表今日出炉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德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2023年精细化工的发展趋势

2023年精细化工的发展趋势

  市场现状研究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精细化工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行业附加值较高,能够体现***个国家综合技术水平。我国十分重视精细化工行业的发展,截至**精细化工行业已经成为化工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近年来我国精细化工行业已取得较大的发展。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近年来我国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发展迅...

全国机械工业经济形势报告会在我市举办德州市高端装备产业推介会同期举行

全国机械工业经济形势报告会在我市举办德州市高端装备产业推介会同期举行

  杨建龙杨希雨高辉清罗俊杰杨涛作主旨报告 田卫东朱开国苑衍刚参加有关活动   德州新闻网讯(记者王志冕)1月4日至6日,2022全国机械工业经济形势报告会暨德州市高端装备产业推介会举办。报告会以“统揽全局、聚焦行业、面向未来”为主题,是机械行业企业了解行业经济发展情况、把握相关产业政策、研判行业发展趋势的重要平台。   本次报告会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

凯盛浩丰德州智慧农业产业园揭牌

凯盛浩丰德州智慧农业产业园揭牌

  大众网青岛12月30日讯 12月29日, 凯盛浩丰德州智慧农业产业园揭牌仪式在凯盛浩丰德州(临邑)智慧农业产业园区内(临南镇清凉店村)隆重举行。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宋志平到德州市临邑县出席中建材凯盛浩丰德州智慧农业产业园开园仪式,并与德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陈飞共同为凯盛浩丰(德州)智慧农业有限公司揭牌。   宋志平董事长与陈飞市长共同为《凯盛浩丰(德...

到2022年德州创建10家以上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到2022年德州创建10家以上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十四五期间,德州市将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落实德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德发〔2020〕6号),加快推进全市城乡要素、服务、设施、经济融合,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推进城乡要素融合,推进人、地、钱要素自由流动,解决流动不顺畅的问题。落实农业转移人口政策支持,全面推广武城“两证保三权”工作经验和农村党组织领办土...

天衢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项目竣工

天衢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项目竣工

  11月15日,在德州天衢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记者了解到,项目现已全部竣工。该项目今年1月底开工,接下来完成综合验收后将正式交付。电子信息产业园项目总投资5.6亿元,建 筑 面 积14.7万平方米,建成投用后,园区将招引国内具有独立核心研发团队的高端电子科技公司入驻,着力打造高端、智能、一体化的电子信息高科技产业园区。记者刘振兴通讯员韩哲摄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

山东德州天衢新区:未来之城奋力拔节生长

山东德州天衢新区:未来之城奋力拔节生长

  “‘开发区’转变为‘省级新区’,绝不是名字的简单变更,而是深层次、全方位、结构性的根本变革。我们将举全市之力、聚八方资源建设新区,一年破题起势、三年快速发展、五年取得突破。”德州市委常委、天衢新区党工委书记祁小青说。12月9日,山东德州天衢新区正式揭牌,这座承载着德州新增长极使命的未来之城正在奋力拔节生长。   12月6日,在山东有研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

山东德州德建装配式建筑产业园规划案例分析

山东德州德建装配式建筑产业园规划案例分析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山东德州德建装配式建筑产业园规划案例分析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建造房屋可以像机器生产那样,成批成套地制造。只要把预制好的房屋构件,运到工地装配起来就成了。由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称为装配式建筑。按预制构件的形式和施工方...

山东抢占预制菜制高点欲打造万亿元全产业链

山东抢占预制菜制高点欲打造万亿元全产业链

  继广东省打响预制菜产业头部***后,山东省也于日前印发了《关于推进全省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到2025年,山东预制菜加工能力进一步提升、标准化水平明显提高、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品牌效应更加凸显,预制菜市场主体数量突破1万家、全产业链产值超过1万亿元。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山东省预制菜相关企业达8400余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