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德州实施重要计划打造新时代智造名城
6月11日,山东省德州市召开高规格的实施新型工业化强市三年行动计划动员大会暨培训会,动员全市上下全面展开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三年行动,坚定扛起工业强市大旗,全力打造新时代“活力德州、智造名城”。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向纵深发展,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并向智能化跨越,制造业重新成为全球竞争的焦点。德州工业化处于加速发展时期,德州市委书记李猛认为,德州的差距在工业,短板在工业,潜力也在工业。要看清大局和大势,看清差距和不足,看清优势和潜力,下定决心、增强恒心、坚定信心,围绕建设新型工业化强市,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争创优势、加速发展、迎头赶上。
2020年至2022年是德州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实现工业强市新跨越的攻坚期。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坚持以打造新时代“活力德州、智造名城”为目标,以构建“541”现代产业体系为抓手,做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做优传统优势产业,做强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工业经济链条化、市场化、智能化、资本化、协同化发展,倾力打造蕞具产业活力的新型工业化强市。工作中瞄准产业集群发展“主方向”,跑出新旧动能转换“加速度”,走好融合发展“新路径”,打造开发区平台“主阵地”,擦亮营商环境“金招牌”。力争到2022年,规上工业企业营收超过4000亿元,形成6个超400亿元的产业集群;规上企业达2000家,营业收入过300亿元的1家、100亿元的5家、50亿元的15家、10亿元的65家。
德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王爱民介绍,将按照行动计划确定的33个二级产业,理清产业链条,明确短板弱项,扎实开展强链、补链、延链行动,围绕产业链条,打造产业生态,实现集群发展。实施技术改造三年“三千计划”,每年实施1000个工业技改项目,推动工业企业实施新一轮高水平技术改造。市发改委主任邵清泽表示,将结合“三年行动计划”,超前谋划“十四五”规划,争取一批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政策、重大事项、重大工程纳入国家和省规划“大盘子”。把现代物流作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突破口,以物流业大发展服务新型工业化大发展。按照“三年行动计划”提出的主导产业区域布局,探索建立开发区产业准入目录,推进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做大规模、做响品牌。
齐河县委书记姜凌刚介绍,将通过“规划高层次定位、厂房高标准建设、配套高标准布局、招商专业化运作”,建设“区中园”9处,总投资141.6亿元,确保生态打造一步到位、优质企业拎包入驻。县里将进一步完善《工业强县实施方案》,打牢工业基础,力争2022年底全县工业主营收入达到515亿元,营业收入超10亿元的企业达到10家。乐陵市委书记樊廷雷介绍,将按照“产业化、集群化、关联化、园区化”发展思路,制订三年行动计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到2022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0家,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以上,打造工业转型发展的新高地、德州经济发展的东部增长极。
德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杨洪涛表示,要强化政策引领,围绕企业成长发展需求,着力构建优良政务生态系统,舍得拿出“真金白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真情实意服务企业,全力厚植工业发展的活力。做实落实产业链长制,实行链长挂帅、相关部门尽锐出战,提高全市“一盘棋”的统筹发展水平,凝聚起建设新型工业化强市的强大合力。(张海峰 贺莹莹 王建建)(完)
版权声明:本文由德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