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友人走进夏津县香赵庄:一次孝善乡风的沉浸式体验_大众网
金秋九月,风清气爽。9月23日,恰逢秋分时节,夏津县香赵庄镇宗庄村迎来一群特殊的客人——山东大学的留学生们。
刚一进村,宗庄村的秧歌队就以特意编排的舞蹈来欢迎这群远道而来的学生。留学生们被大妈的热情感染,纷纷加入到队伍中,跟随着欢快的音乐,兴致勃勃地敲起了架鼓,扭起了秧歌。
据李家国介绍,宗庄村的秧歌队是前几年在香赵庄镇党委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目前有三十多位妇女队员,县妇联提供技术支持,通过好政策、好家风、好榜样内容创新舞蹈节目,定期组织队员们排练,传统节日、寿宴满月、乔迁新居等大小喜事,总能看到秧歌队欢快喜庆、活力四射的身影,文化生活丰富了,村民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
留学生们在厨师们的指导下制作月饼
跟随着向导,留学生们来到了宗庄村的幸福食堂,这里正在为中秋节制作月饼,看到厨师们娴熟地制作月饼,几名留学生按捺不住好奇心,也在指导下拿起饼皮,笨拙但认真地揉搓一番后做成碗状,将馅料一勺勺地舀到饼皮里,撒上干粉,用模具按压成型,一个个月饼就做成了。来自埃塞尔比亚的恩罗耶高兴地将自己制作的月饼拿起向大家展示,并通过翻译告诉大家,这是他人生中头部次做月饼,也是头部次感受中国的中秋民俗,感到十分开心。
谈起村里的幸福食堂,宗庄村党支部书记李家国感慨万千:“之前村里很多户家庭是老人岁数大了,孩子又太小,有时候连口热乎饭也吃不上,后来多亏了咱镇上办了幸福食堂,可解决了大问题!”
据悉,今年以来,香赵庄镇党委积极探索“党建+幸福食堂+精准助老+便民服务”的“为民”服务新模式,瞄准“一老一小”重点群体,按照“党委引导、社会参与、老人受益”的工作思路,通过“村里补一点、爱心人士捐一点、志愿服务帮一点”,在全镇范围内依托村党支部设立了7家幸福食堂,辐射18个村,志愿者365人,先后免费供应餐食320余次,服务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1500余人;在此基础上,香赵庄镇党委以幸福食堂为载体,定期组织开展孝老聚餐、文艺汇演等活动,进一步传承良好村风,涵养孝善乡风。
香赵庄镇宗庄村幸福食堂开展文艺汇演活动
“来到宗庄,这里的人们热情友善的面孔和幸福的生活让我很感动。”来自阿尔及利亚的卡纳米说,“我要回去告诉我的家人朋友,中国乡村的发展模式和经验值得世界上其他不发达地区借鉴学习,在这里生活的老人和孩子都得到了很好的照顾,这样的乡村才是有希望的乡村。”
短短半天的行程,让外国留学生更好地了解宗庄村,感受了宗庄村欣欣向荣的精神风貌和村内扶老助幼的浓厚氛围,他们纷纷表示将把此次活动体验和感受分享给更多的朋友,让更多国际友人深入了解中国乡村。
【更多新闻,请下载海报新闻客户端或订阅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8/106597009】
大众报业集团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版权声明广告业务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主办 Email:
版权声明:本文由德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