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德州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十强产业看德州厚植优势培育更强“德州制造”

admin6个月前 (09-29)德州产业信息23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十强产业看德州 厚植优势,培育更强“德州制造”

  眼下,山东省重大项目——有研艾斯12英寸集成电路用大硅片项目正在加紧建设,这个项目将彻底改变我国12英寸硅片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

  追溯有研落户德州的历程:2017年到德州考察、2018年签署协议、2019年动工、2020年通车量产、2021年满产运行实现盈利,再到今年追加60多亿元投资开建新项目,山东有研在德州的发展一路高歌猛进。看好德州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前景,知名企业英望科技不仅将总部从深圳迁来德州,投资5亿元建设的整机生产基地也今年有望提前达产。

  作为行业龙头企业,山东有研成功吸引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以及部分服务企业入驻德州,“1+1>2”的规模效应初现。

  这是德州市围绕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精准推进产业链招商的一个缩影。

  作为新入选的国家创新型建设城市,德州坚定走制造业强市路子,聚焦七大先进制造业,明确了11个关键产业链,以培育更强“德州制造”为强劲驱动力。

  6月24日,一场以“芯机遇芯天衢芯高地”为主题的2022中国(德州)集成电路产业峰会成功举办。会上,共有17个项目集中签约,项目总投资97亿元。

  从2013年引进威讯集成电路封装测试,到集成电路产业峰会在德州召开,将近10年的时间里,德州天衢新区的集成电路产业,实现了从“无中生有”、从有到优到多点开花的华丽蝶变。

  2018年是尤为关键的一年。正是在这一年,德州市与有研集团正式牵手,合作建设集成电路生产基地。投资18亿元的有研一期集成电路用大尺寸硅材料规模化生产项目,打破了国外垄断,重点满足我国物联网、汽车电子、工业制造、手机摄像头等领域的需求,解决了我国集成电路关键配套材料“卡脖子”难题。2021年,实现销售收入7.8亿元,利润1.8亿元。预计2022年销售收入可达10亿元,利润3亿元。

  “我们不仅看重了德州的区位优势和政府的一系列打包政策,山东广阔的人才资源也是吸引我们的关键。”山东有研相关负责人告诉新黄河记者。6月28日,新黄河记者在有研二期12英寸集成电路硅片项目的建设现场看到,多台大型机械正在有序作业,项目现场已完成桩基工程。“项目的整体进展比较顺利,预计厂房在今年11月份封顶,明年6月份具备设备进场的条件,到2023年第四季度正式竣工投产。”

  山东是有研集团产业布局“走出去”的首选地区,目前已在德州、青岛、威海、滨州等地区建成产业基地,其中在德州投资规模蕞大、业务领域蕞核心。

  正是看好德州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前景,英望科技在2021年将总部从深圳迁来德州天衢新区,5月份落户,当年9月即实现量产,订单供不应求,产能不断扩张。这家企业主要从事手机和数码配件的研发、生产和品牌运营,在全球设有超过20个分公司和办事处,业务涵盖28个国家和地区,出货量超1000万部,2021年实现销售收入6.5亿元,同比增长19.07%。蕞近,企业又追加投资5亿元,在德州上马整机生产项目,在今年有望提前达产。

  如今,德州集成电路产业拥有有研、威讯等8家规模以上企业,成功培育材料、封装、测试等集成电路产业链关键环节,逐步探索出集成电路特色集聚化发展格局。

  这是德州坚定走制造业强市的战略部署,今年德州聚焦七大先进制造业,明确了11个关键产业链,实施“十个一”工作机制。11个产业链由市级领导担任链长,整合现有事业单位资源,每个产业链成立一个实体化办公室,既是产业链办公室,又是产业招商办,抽调精干力量、专业人员上阵,明确路线,压实责任,快速行动,大力推进延链、固链、补链、强链招商活动。

  过去,高端人才资源的匮乏一直是制约德州产业发展的难题。过去,招商看重的是劳动力、交通、土地,而现在,头部企业的考量标准多了“高端人才”。

  为切实解决这个“卡脖子”,德州加大高端人才的培育。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一院一基地一园区”项目就是天衢新区创新校地企“牵手”的务实举措。项目总投资1.8亿元,以培育壮大优势产业为主线,旨在通过搭建全省一流科创平台,形成一批引领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成果,力争3至5年建成省内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产业孵化基地和高端人才聚集地。

  一方是科研尖端,一方是市场终端。如何让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生产力?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一院一基地一园区”项目就是一个生动而有力的答案。校企地深度融合的背后,是政府为媒“牵线”搭桥,让处于人才和技术供需两端的高校与企业由“各自为战”向“双向奔赴”转变。

  “目前,项目基础条件建设已完成,有40多名博士陆续进驻办公。首批入驻的有7个研发团队、9个科研项目,比如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生物工程学部、食品科学学部、材料学部,这都与天衢新区甚至德州的优势产业不谋而合。”6月28日,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德州研究院负责人、科研管理部部长舒明雷介绍。

  “我们实际上主要对接的是德州优势的产业结构,例如食品、生物。通过攻克一些共性的关键技术,帮德州打造科研创新的高地、成果孵化的基地等目标。”他补充。

  食品一直是德州的优势产业。为发挥食品产业优势,德州大力发展以食品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德州味”区域公用品牌为引领,全力创建食品名市,打造国内有位次、全球有影响的农业食品精深加工引领区、农业食品科技创新示范区、农业食品品牌特色样板区,让“德州味”香飘世界餐桌。

  近年来,即食、即烹、即热、即配的预制菜成为市场“新宠”。随着产业迅速发展,全国各地纷纷加码布局,一个万亿级的市场新蓝海正在开启。而德州老字号企业德州扒鸡也在预制菜上不断发力。

  提到德州美食,立即想到的就是德州扒鸡。屠宰检验、浸烫脱羽、掏膛预冷、上色焖煮、冷却包装……6月28日,在山东德州扒鸡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操作工人进行紧锣密鼓的生产。“德州扒鸡作为一家老字号企业,近年来也在大力发展预制菜。我们投资两亿元建设了中央厨房,能够生产包括面点、速食在内的预制菜。”山东德州扒鸡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崔宸告诉新黄河记者,现在的速冻扒鸡的车间也是将扒鸡从传统食品向预制菜发展。“通过液氮速冻的工艺,急速冷却,让消费者加热就能吃到刚出锅的扒鸡味道。”

  崔宸说,为了开拓年轻的消费群体,推出了“鲁小吉”的子品牌,专注于即食的零食产品,口味也多样化。

  经过多年发展,德州基本形成以保龄宝、百龙创园为龙头的功能糖产业;以百枣纲目、德润为龙头的枣产业;以乐陵飞达为龙头的调味品产业;以夏津发达为龙头的粮食加工产业;以福洋为龙头的玉米深加工产业;以中椒英潮为龙头的辣椒产业等10余个特色产业集群。在此基础上,依托现有特色产业资源,打造千亿级食品加工产业集群,高标准建设国家级沿黄小麦产业集群,做大做强德州扒鸡、乐陵金丝小枣等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推动农产品由卖初级产品向卖精深加工产品转变。

  山东德州扒鸡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今年,德州三家企业当选省“十强”产业集群领军企业,这就包括平原县的山东福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入选现代高效农业产业集群领军企业库;禹城市的保龄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入选医养健康产业集群领军企业库;齐河县的金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入选高端化工产业集群领军企业库。

  医养健康产业链也是德州市重点打造的一条关键产业链。目前已成功引进了海吉亚医院、哈特瑞姆(德州)心脏病旗舰医院、京东健康等优质医疗资源项目。

  “吨半粮”开门红,端牢“中国饭碗”

  在今年山东省印发的《“十强产业”2022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支持德州市开展“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

  作为产粮大市,德州在今年7月创造了刷新记录的丰收,——多个县(市、区)的小麦实打单产创历史新高。其中,临邑县翟家镇蕞高地块亩产839.2公斤,刷新德州小麦单产纪录。

  这个丰收振奋的意味十足——2021年,德州遭受严重秋汛,小麦播期较往年推迟15至20天,及时应对科学施策,实现了“低开高走”。与此同时,这也是“首季开门红”的丰收——2021年9月,德州在全国率先提出创建大面积“吨半粮”示范区,夏粮实现丰收是老粮仓迈向新时代的印证。

  德州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韩立军告诉新黄河记者,“吨半粮”就是一年两季粮食亩产达到一吨半,也就是3000斤。今年德州市小麦的单产和总产创历史蕞高水平。其中,120万亩“吨半粮”核心区,超60%的地块产量亩产超650公斤。

  2021年9月,德州在全国率先提出创建大面积“吨半粮”示范区,在德州市委书记田卫东看来,德州有粮食生产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全国头部个“亩产过吨粮,总产过百亿”的地级市,是中国的老粮仓。德州在全国率先提出“吨半粮”产能建设,这是扛牢粮食安全重大政治责任的必然要求,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益探索,是发挥德州农业优势的现实选择。

  “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吨半粮”的开门红,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撑,为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赢得更大的主动。未来,德州也将在高质量发展中,厚积薄发,培育更强“德州制造”,实现跨越式发展。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德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中国式现代化的德州实践2022年德州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3%增幅居全省第1位_大众网

中国式现代化的德州实践2022年德州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3%增幅居全省第1位_大众网

  5月9日,德州市政府新闻办举行“中国式现代化的德州实践”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专题第二场发布会。德州市乡村振兴局副局长、三级调研员、新闻发言人刘清树介绍全市乡村产业振兴工作情况。   记者从发布会了解到,近年来,德州市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坚决扛牢粮食安全、食品名市、城乡融合“三面旗”,乡村产业振兴工作成效显...

公告】德州交投物流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凯德冷库86328KW分布式

公告】德州交投物流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凯德冷库86328KW分布式

  公告】德州交投物流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凯德冷库863.28K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竞争性磋商公告招标人:德州交投物流发展有限公司项目所在地区: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本德州交投物流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凯德冷库863.28K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已由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机关批准,项目资金来源为其他资金1333471.78元,招标人为德州交投物流发展有限公司。本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

凯盛浩丰德州智慧农业产业园揭牌

凯盛浩丰德州智慧农业产业园揭牌

  大众网青岛12月30日讯 12月29日, 凯盛浩丰德州智慧农业产业园揭牌仪式在凯盛浩丰德州(临邑)智慧农业产业园区内(临南镇清凉店村)隆重举行。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宋志平到德州市临邑县出席中建材凯盛浩丰德州智慧农业产业园开园仪式,并与德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陈飞共同为凯盛浩丰(德州)智慧农业有限公司揭牌。   宋志平董事长与陈飞市长共同为《凯盛浩丰(德...

创建“食品名市”落地百亿级国字号农创园坐标德州平原借“市”而上

创建“食品名市”落地百亿级国字号农创园坐标德州平原借“市”而上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创建“食品名市”落地百亿级国字号农创园 坐标德州平原 借“市”而上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武红鹏 通讯员 李榕 张大伟 辛凯 德州报道   创建中国(德州)“食品名市”,平原县是主战场之一。4月9日,中国(德州)“食...

地标之都入驻案例——德州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德州味”

地标之都入驻案例——德州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德州味”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地标之都入驻案例——德州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德州味”   以“德州味”——德州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为例,打造地标之都园区入驻案例模板。   2021年4月7日“德州味”品牌运营中心在地标之都园区正式挂牌成立。...

央媒看山东丨德州:向东谋兴

央媒看山东丨德州:向东谋兴

  2021年4月6日,《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发布,依托国家级园区,在德州、烟台、临沂、菏泽试点建设省级新区,打造区域发展战略支点的宏伟蓝图就此着笔。   德州天衢新区作为山东省委、省政府擘画的四大省级新区之一,也是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先行区,这也就赋予了德州天衢新区不一样的意义。   2022年6月13日...

建起特色园区强企“拎包入驻”

建起特色园区强企“拎包入驻”

  ——乐华投资公司依托产业链盘活闲置土地   本报记者于春芝 本报通讯员贾鹏李东睿   6月23日,在欧亚达美表面处理共享中心项目现场,一期9幢2万余平方米的冷镀车间主体已经完工,工人们正在紧张地进行内部装修及室外配套施工。   在1号车间内,只见电镀车间与传统单层厂房设计不同,总高度达10米,内设高架线米,这不仅符合环保要求,还...

德州保税区装备制造产业园介绍(靠谱!2022已更新)

德州保税区装备制造产业园介绍(靠谱!2022已更新)

  德州保税区装备制造产业园介绍(靠谱!2022已更新)   德州保税区装备制造产业园介绍(靠谱!2022已更新)绿天使,”省副翁建荣表示,接下来将进一步发挥市县和各级各部门的作用,形成的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系,同时完善协调机制推进机制机制,把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各项举措落到实处。对欠费不开展规模集中清缴,确保费用实际负担有实质性下降。“这些措施,短期为民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