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三产竞相发力夏津东渡口驿村调整结构振兴乡村
晴空万里,天上没有一丝云,太阳把地面照得滚烫滚烫的,沿乡间的小路上,眼前便是重重叠叠的蔬菜大棚和菌棚,与远处的蓝天、风车交相辉映。在一个搭好的灰色的大棚下,几位德州市夏津县渡口驿乡东渡口驿村的村民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菌包制袋,装好的菌包按次序整齐地罗列在一旁。
这一幕,发生在夏津县渡口驿乡的圣鑫源食用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的成立,不仅带动了村中产业的发展,还给村中没有固定工作时间的妇女提供了岗位。”东渡口驿村党支部书记助理闫庆玲告诉大众网记者,这个合作社,是她带领村民创办的,经过三年的发展,食用菌种植已经成为东渡口驿村的支柱产业之一,具备了良好的带动推广能力,而这仅是夏津县渡口驿乡东渡口驿村为乡村振兴、产业高质量发展聚力赋能的一个剪影。
党支部领创办合作社 村民收入从年入不足2000涨到1.5万
走进东渡口驿村,宽阔的水泥马路干净整洁,一幢幢二层小楼和绿树交相掩映。早在十几年前,东渡口村还是一个人均年收入不足2000元的小乡村。“当时村里人习惯种小麦、棉花,别说盖楼、买车了,一年到头,能够满足温饱就很不错了。”74岁的刘仁波是这里的老村民了,说起村里的改变蕞是了解。
整齐排列的食用菌大棚和蓝天相互交融
这一切改变,还要从2000年7月,刘德华当选东渡口驿村党支部书记说起。刘德华从事运输行业起家,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村人,他对农村产业很有想法,“东渡口驿村是纯农业村,村民靠种植粮棉为主,年收入少,由于村里土地面积较大但是极为分散,种地所需人力物力投入较大。”考虑到这一点,在上任的第二年,刘德华便将土地集中调整进行重新分配,人均1.8亩,每人蕞多不超过两块地。但是依靠传统种植模式,村民只能解决温饱,“要致富,还是得走调整产业结构的路子。”
很快,机会来了。“那是2009年的冬天,那一年,全国蔬菜涨价,离村3公里外的河北省大型蔬菜批发市场的菠菜价格从1元钱涨到了3.6元,这是多大的涨幅啊。”于是,刘德华动了种植蔬菜的念头。刘德华带着村里的干部四处考察学习,发现种植小拱棚蔬菜投资小、好管理,而且见效快,但是种了大半辈子粮棉的村民,谁也不敢冒险。刘德华便自己垫资40多万,充分调动“两委”班子成员,近2个月的时间,完成了200亩大棚的架构工程,当年年底新棚的菠菜就上市了,每亩收益达到5000元。
有了甜头,不用动员,村民纷纷主动加入合作社,跟着种起了菜。2010年,由东渡口驿村党支部领办创办的古渡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成立。2010年下半年,加入合作社的村民家家户户种上了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000多亩。通过合作社和外地种子、优质化肥经销商的对接,种植粮棉的产量也较往年有所增长。目前,合作社成员已发展到700多户,村民人均收入达到了1.5万元以上。
大学生村官探索产业扶贫 小蘑菇培育出“大商机”
农村的发展需要更多懂农业、善管理的人才,而农村产业要想持续发展,仅靠种蔬菜还远远不够。2014年7月,刚刚走出校门、学习国际贸易专业的闫庆玲,作为选调大学生村官来到东渡口驿村,成为村党支部书记助理。“闫庆玲对种蘑菇比较有研究,来到村里就做了一系列调研。”刘德华告诉记者。
经过前期走访调查,闫庆玲发现夏津棉籽壳产量十分可观,能为食用菌生产提供充足的原材料,并且村里目前已有了蔬菜种植合作社,有一定的种植基础,非常适合发展食用菌产业。于是,闫庆玲找到刘德华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2015年,在乡党委政府和刘德华的支持下,闫庆玲利用村里的五间瓦房,试验性搞了一个食用菌棚,开始种植食用菌。学技术,进料、买设备,经过前前后后14批次的失败,2015年5月,闫庆玲实验的头部批香菇上市,不仅大受市场欢迎,还赶上了每斤7元的好价格,这和亩产值达10万元。俗话说,趁热要打铁。闫庆玲接着注册了自己的菌类品牌“津口驿”,并于2015年7月成立夏津县渡口驿乡圣鑫源食用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以生产平菇、秀珍菇为主。这让很多村民看到了希望,开始加入合作社。经过不断优化,2016年开始,合作社对接渡口驿乡专项扶贫资金13万,建设了头部个扶贫大棚,辐射带动周边贫困户200余户开展食用菌养殖,打破了东渡口驿村扶贫工作缺项目、难开展、无载体的困局。2017年,合作社因势利导、乘势而为,不断升级合作社经营模式,通过提高菌包转化率降成本等方式,大大提升了村民收入。
因势利导企业转型升级 三产竞相发展留住劳动力
东渡口驿村位于夏津县渡口驿乡西北部鲁冀交界,南临308国道,交通相对便利。然而这样一个交通便利的村,却很少有村民外出打工。刘德华告诉记者,这是因为村里除了古渡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圣鑫源食用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的头部产业,以天宏纺织有限公司、金凯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纺织设备交易专业市场为主的二三产业更是为东渡口驿村产业发展“添砖加瓦”,同时也留住了村里想要外出打工赚钱的青壮年劳动力。
金凯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员工正在工作
在山东金凯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车间,厂房空间宽阔,各式机器运转的声音不停回响,工人们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几根电线经过生产线流转一圈,一个转换器零部件便产生了。山东金凯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德善告诉大众网记者,公司主要以生产新能源汽车控制器为主,订单销往山东、河北省,年产值在一百万元左右。而令人惊奇的是,年产值达百万的山东金凯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其实是由一家纺织公司转型而来。
早在2007年,村里还没有一家企业的背景下,以李德善为法人代表,乡政府、村委、村民等大力支持宣传成立了天宏纺织有限公司,建成后初见成效,也为当地村民就业提供了一条出路。但好景不长,由于棉纺织行业形势低迷,天宏纺织发展面临困境,于是企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2014年,天宏纺织有限公司开始利用村中区位优势转型升级,上马电子产品项目,打破“棉”字当头单一格局,山东金凯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应运而生,走出了转型升级的发展新路子。
第二产业发展的同时,东渡口驿村的第三产业的规模也在逐步扩大。藉由渡口驿乡地处省界,周边棉纺织、羊绒纺织等产业发达的区位优势,2001年,东渡口驿村筹集民间资金280万元,建起了一个占地60亩的纺织设备交易专业市场,市场建成后,当地政府积极引导,从一开始的扩大规模,逐渐转型到加强管理、提高效益上,如今已发展成集加工、装配、运输,贸易于一体的纺织设备基地,从事纺织设备贸易的村民已超过200户,资产过千万企业的有5家,年交易额上亿元,成为全国纺织二手设备交易的“定盘星”。
现如今的东渡口驿村,300余名劳动力由头部产业转移到二三产业,100余名由传统种植业转移到蔬菜、食用菌种植业。东渡口驿村通过不断探索、勇于调整产业结构,在不断发展的道路中,受其影响,周边邻村紧跟步伐稳步提升,实现农民增收、产业兴旺,助力乡村振兴。
【更多新闻,请下载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或订阅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8/106597009】
近日,大众网记者从共青团德州市委了解到,德州市第十八届青年集体婚礼将于9月底在市中心广场举行,现已开始新人报名环节。[详细]
大众网记者从高铁德州东站获悉,因受台风“玛莉亚”影响,2018年7月11日德州东站13次列车临时停运,此外,G163次列车运行至温州南终止,温州南至苍南间停运。[详细]
岔河小区始建于1994年,共51幢楼,有居民1万多人。这里以前存在着破损残旧围墙多、杂草空地多、路面破损多、污水淤泥多、环境脏乱多等问题。7月10日上午,大众网记者再次走进岔河小区,看到这里的围墙已经翻修,杂草空地建成了小广场,路面进行了硬化,面貌焕然一新,小区居民纷纷说自己的幸福感和归属感大大提高了。[详细]
7月10日,大众网记者走进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沙王河生态修复与水环境治理工程施工现场,用镜头拍下沙王河美景。目前沙王河生态湿地风景区南段工程收尾,市民可以免费进入游玩。[详细]
2018年二季度,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突出“以有为政府促进有效投资”工作主线,用开放的视野推进思想解放、理念转换,用改革的办法促进体制优化、活力迸发,用担当的态度直面困难问题、破除阻碍,用务实的作风保障措施落实、工作见效,一批纳税总量高、增幅大的企业纷纷显现,现公布如下。[详细]
关于我们版权声明广告业务联系方式网站地图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主办 Email:
版权声明:本文由德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