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日报】武城:园区带动产业集聚发展
本报讯(记者王志冕通讯员李淑冉)好消息传来,近日,在武城县鲁权屯镇暖通空调强链园,中检集团与山东国消公司成功签约,在园区共建国家级防火应急安全检测中心。建成后,该中心将成为国内蕞大的暖通空调行业检测机构。
“这是武城暖通空调行业的一件大事,也是园区经济带来产业集聚效应的有力证明。”8月25日,武城县暖通空调产业协会会长王宝亮表示。暖通空调强链园2018年建成,如今入园优质项目已经达到24个。
“这个园区有三个特点:一是企业技术含量高,入园企业均为高新技术企业,亩均税收都在10万元以上;二是‘专’,产业分工细;三是‘全’,暖通空调产业的3000多个核心部件都能生产。”鲁权屯镇镇长张子璐说。他们严把园区项目准入关,与所有入园项目签订“对赌协议”,将土地指标价格与亩均效益挂钩,争取更多细分领域的“专精特新”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落户。
以2020年落户园区的德州华辉新型材料公司高性能金属新材料项目为例,项目应用国内先进生产线,产品性能和精度在国内同行业中具有绝对领先优势。“耐腐蚀性是传统材料的20倍,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分别是传统材料的1.5倍和2倍。”华辉公司总经理潘广楠介绍,公司产品填补了武城暖通空调产业链条的原材料短板。
“鲁权屯镇有1300多家企业从事暖通空调产业,我们生产的高性能新材料正好是企业生产需要的原材料,可以实现就地生产、就地销售,不仅节省物流运输成本,还能开拓市场空间,预计今年企业销售收入可达100亿元。”谈及公司发展前景,潘广楠如是说。
在全力做好补链、延链、强链的同时,武城更加注重现代发展思路的构建,海易普方中央空调生态产业园由此应运而生。去年4月,海尔·武城海易普方中央空调生态产业园项目正式签约落户,由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青岛硬创云能科技有限公司与武城县合作建设,共同搭建空调全产业链生态圈,开放引入生态资源,为入园企业转型提供“平台+生态”整体解决方案。
“良好生态是企业发展的沃土。我们针对空调通风、新材料和汽车零部件三大主导产业,在制造业生态圈建设上持续发力,规划布局九大区中园、园中园,利用园区集聚效应、共享效应,努力把‘种子’企业培育成‘参天大树’,实现‘工业树’枝繁叶茂、‘产业林’生机盎然。”武城县委书记朱恩鹤说,武城产业发展正呈现由量到质、由形到势的良性转变。
今年以来,武城县已有16家企业入选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列全市第三位,65家企业入选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库、居全市第二位。
武城县人民政府主办,武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管理与维护 建议使用IE5以上 1024*768 分辨率浏览
版权声明:本文由德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