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项目发布|六大工程同步实施德州天衢新区抓紧抓实抓好“两大片区”开发建设工作_大众网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武红鹏 德州报道
坚持“项目为王”,德州天衢新区全力以赴上项目、抓投入,夯实高质量发展“压舱石”。3月16日,德州天衢新区2023年重点项目发布会召开,德州天衢新区党工委相关负责同志就天衢新区2023年重点项目总体情况,重点产业项目、城建重点项目、民生保障重点项目、“两大片区”综合开发等方面工作情况进行发布。
德州天衢新区(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委员、行政审批部部长朱洪旗发布“两大片区”综合开******况
天衢新区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定位,谋划布局了高铁新城核心区、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园区,全面拉开了“两大片区”开发建设序幕。
高铁新城“两大片区”,以高铁站为核心,主要分为西部高铁新城核心区和东部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园区。
高铁新城核心区辐射面积15平方公里,功能定位为协同发展、引智创业实验区,育新促转、创新产业承接地,站城一体、高品质活力新城区。该区域率先开发建设对强化新区功能、提升新区品质、增强新区整体承载力、辐射力,将起到极大推动作用。
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园区,规划面积16平方公里,该区域功能定位为电子信息、医疗食品、高端装备、新材料等产业基地。该区域率先开发建设,对打造智慧产业平台,拉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结构,将起到极大推动作用。
“两大片区”综合开发布局深远、关乎全局,蕞终将实现以高铁站为核心,两翼展开、多点突破、产城融合、蝶变升级的新区发展大格局。
“两大片区”综合开发要素齐备、势在必行。一是从目前该区域道路等基础设施条件看。基本建成六横十一纵主路网结构,具备开发建设条件。二是从目前公共设施建设布局看。高级师范学校已建成使用,德州体育运动学校、德州理工职业学院(筹)、德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东部医疗中心等快速推进,配套环境日臻完善。三是从产业类项目布局看。近年来,新区作为招商引资主阵地、主战场,坚持“一区四基地”功能定位,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找位置,构建了初步的产业生态。
推进“两大片区”开发建设的总体思路是,通过实施“六大工程”,完善片区基础设施框架结构,强化公共设施配套支撑,优化生态景观格局,搭建宜居宜业新区建设大载体和平台。
1、基础设施提升工程。高标准超前布局重大基础设施,实施市政道路、供热优化提升、高压燃气管网迁移、污水处理提标改造等4类工程,建设尚德三路等15个项目。目前,天衢新区供热管网系统优化提升工程、高铁东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等6个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
2、公共设施完善工程。坚持高品质打造新区职业教育、基础教育、学前教育、公共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德州理工职业学院(筹)等17个项目。目前,天衢博览广场等7个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
3、生态景观体系构建工程。尊重新区自然肌理和生态基底,凸显生态优势,构建新区自然生态大格局。在营造优美宜居环境的同时,引入经营理念,集聚提升人气,提升用地价值。率先打造“一河二园”(杨庄河、科技公园、站前“美好之窗”)3个项目。目前,科技公园、站前“美好之窗”2个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
4、产业集聚壮大工程。产业培植壮大是新区的生命线。以打造绿色低碳、智慧智能产业园区为目标,聚焦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食品制造、现代服务业等“5+1”重点产业,加快推进33个重点项目建设。目前,有研艾斯、有研亿金、英望科技等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
5、城市开发引导工程。靠政策和环境,加大吸引社会资本,有序推进片区市场开发进程,加快一批生态、品质、高端地产项目开发建设。
6、安居保障推动工程。加快耿庄社区二期、凤仪城续建、大柳树董等安置区建设,在基本完成22个村庄搬迁安置基础上,尽快实现15个村庄剩余户搬迁安置。
一是成立重点项目前线作战指挥部,建设调度在一线,问题化解在现场;
二是创新手续办理模式,推行“双线并行”,实行“容缺办、批量办、并联办、承诺办”;
三是扩展资金筹措渠道,坚持政府引导,社会资本和集团资信投融资相结合的方式统筹推进。
【更多新闻,请下载海报新闻客户端或订阅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8/106597009】
大众报业集团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版权声明广告业务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主办 Email:
版权声明:本文由德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