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陵城区郑家寨镇:田间、车间、活动间里看蝶变_大众网
季夏时节,花红柳绿。近日,走进德州市陵城区郑家寨镇田间、车间、党群服务中心活动间,处处洋溢着人民群众的欢声笑语。这座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小镇抓党建促乡村振兴,通过开展“初心·陵航-在你身边”活动,解决困难群众麦收难的问题、让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满足群众微心愿,用党建成果服务一方百姓、润泽一方土地。
风掀碧浪柔,走进郑家寨镇西王寨村的田地里,玉米长势喜人。村民邱玉珍望着生机勃勃的田地,心里止不住地高兴,不停地感谢党的好政策。就在一个月前,她还因为小麦的收割问题焦虑不已。
55岁的邱玉珍家中有4口人,丈夫身体不好常年卧病在床,一个女儿远嫁,一个女儿靠外出打零工生活,一家人经济来源主要靠这几亩地,加上缺少劳动力,一到麦收时节就犯难。了解到具体情况后,郑家寨镇大救助站和村党支部及时联系了“爱心收割机”免费为她收割小麦。
如今,郑家寨镇11万亩小麦收获完成,看似简单的数字背后,却是为民服务能力的提升。
麦收前精心筹备,更换路灯、抢修通道;麦收中多措并举,防火宣传、帮忙收割、送粮到家;麦收后开放场所,帮忙晒粮……从麦收前到麦收后,党旗一直在麦收一线高高飘扬。
“这里需要攥紧再放,头发会编得更结实。”“蕞后绑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夹到头发。”在郑好·共富工坊孵化基地,老师们正手把手地向来自各村的共富工坊学员教学。
“现在这里每天都有新学员前来学习,他们在这里学会如何编小辫后,回到村里的共富工坊,就作为老师教给村里的村民一起干。”孵化基地老师说。
为让年纪较大的、不便外出务工的群众在家门口灵活就业,郑家寨镇充分利用党群阵地打造“共富工坊”孵化基地,搭建村企合作平台,实现送项目到村、送岗位到户、送技能到人,推动农民增收、企业增效、集体增富。
除了假发编织,酒瓶贴花、编织物装封、藤椅编织等多个项目已经在各村的共富工坊落地。西盐场村共富工坊和德州人杰玻璃制品有限公司结对,推行带富项目酒瓶贴花,带动就业14人,村民足不出户就能致富增收。
郑家寨镇新城社区红色磁场党群服务中心里,居民们手拿油画棒,画出一幅幅以“诚信”为主题的绘画作品。不远处的活动室,大人们和孩子们穿着队服,进行“乒乓球夹筷子”比赛,享受着美好的亲子时光。
以前,社区居民举办活动还只能在社区广场上进行,冬天冷、夏天热,很不方便。新城社区组织党员干部通过入户走访,收集群众微心愿,列出一张为民服务清单,逐项落实,努力把“为民清单”变成“幸福账单”。
今年郑家寨镇党委高标准打造了集展览展示、便民服务、志愿活动、康养服务于一体的红色磁场党群服务中心,今年5月份以来,开展活动50余场,服务群众1200余人,不断催生乡村蝶变,书写美丽乡村新篇章。(通讯员 王月新)
【更多新闻,请下载海报新闻客户端或订阅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8/106597009】
大众报业集团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版权声明广告业务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主办 Email:
版权声明:本文由德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