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平原腰站“能人支书”带头领办合作社富了村民壮了集体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郭颖如 见习记者 方正 通讯员 嵇磊 宋廷娟 平原报道
6月29日,德州市平原县庆祝建党99周年暨晋星颁证表彰大会召开。会上,平原县委书记王洪霞点评了腰站镇锅培口村党支部书记王笃春,对他牵头成立峰瑞高廪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在探索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联合社上趟出了一条新路子给予了充分肯定。
“一人富不算富,带动大伙一起富才是真的富”德州市平原县腰站镇锅培口村党支部书记王笃春在表彰大会上说。凭借着多年的粮食收购经验,王笃春率先在锅培口村创办了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带领农民在现代化农业上驰骋,引领一方百姓增收致富,赢得了当地百姓的广泛赞誉,他所在锅培口党支部也获评平原县五星级党支部。
7月1日,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走进平原县腰站镇锅培口村。干净整洁的村道,错落有致的房舍,这是记者走进锅培口村的头部印象,不时还能碰见三三两两的村民有说有笑,洋溢着幸福感。
见到王笃春,他皮肤黝黑,话也不多,通过短暂的沟通记者发现,淳朴背后的王笃春绝对算村里的“能人”。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也是农民增收致富的一个重要渠道。曾经的锅培口村耕地散、村民收入低,村集体无收入成为村庄发展的蕞大制约因素,村民想要在自家有限的土地上富起来很难。从2012年开始,王笃春开始从事粮食收购,通过多年的经验积累,他看清楚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分散承包经营把农民捆绑在了有限的耕地上,农民单靠几十亩承包田,就是够年吃年用,很难富起来;要想富,必须在土地上做文章,那就是把土地集中起来,实现规模经营。
2019年,刚刚担任锅培口村村支部书记的王笃春,带头成立了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虽然当时只有50多户社员入社,流转土地200多亩,但困难不少。
“成立合作社之初,村民对这个新生事物不理解,我们看了不少白眼和脸色;合作社遇上旱情,我们昼夜赶工浇地,24小时连轴转,吃了一些苦头。”王笃春告诉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好在锅培口村党支部一班人拧成团,合作社当年就喜获丰收,召开了半年分红大会,首批入社社员亩均分红700元,村集体增收2.3万元。
“开门红”让群众看到了实惠,增加了积极性,也纷纷找到王笃春,要加入合作社。目前锅培口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已发展到168户,入社耕地达到880亩,年底将实现整建制流转。
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成立,也为村里闲置的村民提供了不少就业机会,让村民不出家门口就能工作。王笃春告诉记者:“现在村里的妇女每天在这打工工资五十元,另一边她们的土地还入了合作社,拿着分红,收入很可观。”
正在地里劳作的大叔看到记者采访王笃春,也忍不住凑过来,“曾经俺家的四亩二分地,只有那么细细的一条,种什么都种不好,通过成立合作社,进行土地整合后,现自家耕种土地四十多亩,黄瓜成熟时,一天就能摘5000多元钱的黄瓜,年收入能达到10万元左右”,说到这大叔已经笑的合不上嘴。
但王笃春并没有满足现状,在平原县腰站镇党委的鼓励下,他利用自己优势,通过提供专业化服务方式,辐射带动12个村领办合作社。随着辐射带动合作社的面越来越大,人数越来越多,王笃春还成立了峰瑞高廪(山东)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采用集团出资的方式带动各村发展合作社,对接农业龙头企业。目前,种植的207亩圆葱获得丰收,除去成本收入近50万元,群众每亩分红1700元,集体增收3万元。同时,积极响应镇党委打造“鲁西北中药材种植小镇”和“家有三亩园”的号召,公司牵头与安国聚弘中药材公司签定了中草药牛膝种植合同,与高峰淀粉签下了1万亩糯玉米合同,开展土地返租到户发展黄瓜、韭菜等蔬菜种植。
此外,王笃春还把全镇94户贫困户的437.58亩土地纳入各村合作社,由集团公司托管运营,且不参与任何收益分配,保障了贫困户收益蕞大化。
“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让农业有奔头,让农民富起来,让生活好起来!”王笃告诉记者,从一个普通农民到一名支部书记,再到带领老百姓产业致富的带头人,这一路有坎坷、有收获、也有感恩,“我将坚持为民初心,带领村“两委”一班人再攀发展高峰,让农业在锅培口村村、在腰站镇成为’蕞有奔头的产业‘。”王笃春说。
版权声明:本文由德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