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德州市工业园区情况介绍
天衢工业园位于德城区北部,大学路以北、京沪铁路以东、 岔河以西,是省级电子信息产业园、知识产权园区、高新技术 创业服务园区。天衢工业园 1998 年经市政府批准设立,作为德 州经济开发区“区块 2”报国务院备案,与德州经济开发区一 起于 2006 年 11 月被批准为省级开发区,2012 年被批准为国家 级开发区。辖区内共有 15 个社区(25 个村)、辖区面积 40 平 方公里,户籍人口 4.2 万人,常住人口 10 万人。目前,天衢工 业园已成为德城区经济建设主战场、招引资主阵地、对外开放 主窗口。 (一)区位优势明显。工业园北依京津,南靠省城济南, 西临河北石家庄,东接胜利油田和沿海开放区。京沪、德石铁 路和德龙烟铁路、京沪高速铁路在此交汇,104、105 国道及京 福高速公路纵贯南北,从工业园到济南国际机场仅需 1 小时, 到天津、青岛的海港、空港均有高速公路相通。 (二)企业膨胀发展。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天衢工业园经 济实力不断壮大。截至目前,入园企业达到 600 余家,园区内 现代服务业要素齐备,20 余家大型金融、保险企业在此落户。 现拥有国家级名牌 10 余个,省级以上知名品牌 40 个。辖区销
售收入过 50 亿元的企业有 2 家,过 10 亿元的企业有 8 家,过 亿元的企业有 25 家。 (三)园区产业特色明显。根据全市“103”、全区“41” 产业集群推进计划,按照顶层设计要求,高标准完成了北部天 衢工业区、南部天衢商务区规划。在天衢工业区内,形成了精 细化工、复合材料、生态纺织、食品加工、绿色建材、电子信 息六大产业,并逐渐呈现出六大产业园区隆起发展、龙头骨干 企业强势带动、中小企业百花齐放的产业格局,以及以德州东 北商贸物流城为龙头的现代物流园区和以天虹生活文化广场、 银座财富中心等城市综合体为龙头的新兴服务业聚集地。 2015 年,精细化工龙头企业实华化工创税 6400 万元,20 万吨双氧水项目年产 27.5%双氧水 20 万吨及 50%双氧水 3 万吨, 热电联产项目年供热量 4.032×106 GJ,年供电 182.92×106 kwh;复合材料龙头企业格瑞德创税 2900 万元,年产共复合材 料共 10 万重;生态纺织龙头企业华源纺织创税 3500 万元,涡 流纺扩产项目年产各类紧密纺、涡流纺等色纺混纺纱线 吨;食品加工龙头企业益海嘉里创税 450 万元,年粮油物流周 转量 100 万吨以上;绿色建材龙头企业中科新型建材创税 200 万元,年产 10 万吨各类外加剂的生产能力;电子信息龙头企业 富电电子创税 2200 万元。
(四)基础设施健全完善。相继投入资金 11.5 亿元,在滨 德高速以南,建成湖滨北路、德兴北路、解放北路、学院东路、 果园路、天宇路、萱蕙路、格瑞德路等 16 条、30 公里、70 万 平方米“四纵五横”主干道,并高标准实施了绿化、亮化、人 行道铺装工程,搭建起园区发展整体框架;在滨德高速以北, 建成富康路、小李路、恒东路等 12 条、16 公里、42 万平方米 的“三纵三横”主干道,与河北通道彻底打通,水电暖气讯等 基础实施完备,极大地提升了园区的承载力与吸引力。为了进 一步增强园区可持续发展能力,投资 2.2 亿元建成日处理污水 能力 2.5 万吨的天衢工业废水处理中心、 长 24 公里的污水管网, 成为全市首家建立污水在线监测系统的工业园区,实现了园区 污水集中达标排放;引进德州旺源天然气管道分输站项目,日 供气 30 万方,解决了园区工业、民用和商住用气需求;充分利 用实华余热蒸汽,为北部企业和居民提供用热,循环经济成效 显著。园区先后获得“全省安全生产基层工作安全标准化示范 园区”、“全市先进开发区”等市级以上荣誉称号三十多项。
©2022Baidu由百度智能云提供计算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由德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