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楼镇“三治融合”齐奏和谐乐章
近年来,化楼镇以党建引领推进“三治融合”,将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充分发挥自治的基础作用、法治的保障作用、德治的引领作用,有力推进了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三治融合”。如今化楼镇老百姓的居住环境更美了,话语权更多了,矛盾纠纷变少了,乡村的民风更淳朴了。
特殊村到先进村的转变----以人为本以德化人
白家村是全市唯一少数民族村,原来的白家村“特殊化、脏乱差”、“偷盗抢、理不讲”几乎成了这个村的代名词,对白家村的村民大家也是“另眼相看”、“敬而远之”。
近年来,化楼镇党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着力打造和谐融洽的民族关系,给予他们生活上关爱、环境上改善、发展上扶持,政府社会各界几年来各级投入帮扶资金近500万元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每年对村里考入大学的学生进行大张旗鼓的表彰奖励,近5年全村共考取本科28人。原来经常引发和邻村地边地界问题纠纷的闲散地,现在建起了“同心公园”,成为回汉村民共同休闲、健身、下棋、聊天的“和谐园”。白家村也从远近闻名的“特殊村”成为德州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
一个废弃窑厂的“变形计”----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
化楼镇五合村是建国前由五个相连的小村庄合并而成的杂姓村,群众的思想活跃、难统一。村集体原来有一处窑厂于2017年复垦,而复垦后的170亩集体土地,确引发了一些列的问题。
头部次变形,是由一个废弃窑厂,变成一块由全体村民竞标耕种的承包地。由于承包后整平费用高,土地地力差,不到两年的时间,中标村民就放弃耕种,不再缴纳租金,跟村集体耍起了“赖皮”。
第二次变形,是由一块承包地,变成全体村民哄抢的对象。在镇党委的多方协调,全力劝导无果的情况下,市公安局对带头哄抢集体土地的群众给予依法拘留,在法律的面前,五合村的群众重新回到理性的道路上。
蕞后一次变形,由哄抢对象变为现在的永起农牧科技公司。镇党委在充分调研和村民充分酝酿讨论的前提下,召开全体村民大会,通过投票决定五合窑厂复垦地块何去何从。投票结果“同意招商引资搞养殖”得到绝大多数群众的认可。
不到一年的时间,占地126亩,总投资5000万元的永起农牧科技公司拔地而起,每年能为全村增加20余万元的集体收入,创造就业岗位80个。
自治激发动力,法治定纷止争,德治春风化雨。化楼镇推进“三治融合”使农村基层治理理念有了提升。自治活力得到释放,法治思维渐入人心,道德风尚逐步形成,党群关系更加密切,奏响了“生态粮仓,和谐化楼”新乐章。(王硕、薛金青)
【广告】免责声明:本内容为广告,相关素材由广告主提供,广告主对本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本网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广告内容仅供读者参考。
大众报业集团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版权声明广告业务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网络视听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主办联系电话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版权声明:本文由德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