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陵市黄夹镇“小田”变“大田”探索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径
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15日讯 近年来,黄夹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理念,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和新型经营主体引领带动作用,大力开展农村资源资产盘活利用,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发展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构建了以农民为主体、以股权为纽带、整合多方资源要素的现代乡村产业发展平台,逐步解决了土地分散细碎问题,促进农民增收。
5月13日,黄夹镇和谐新村大海李土地经营权出租项目签约仪式举行,拉开了该镇现代化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帷幕。市农经中心副主任肖文勇、市农经中心科长盖风静、山东众创梁丰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肖、黄夹镇党委书记徐磊、黄夹镇党委委员、副镇长索长财、黄夹镇党委委员齐骥、黄夹镇副镇长李洪骏参加签约仪式。
该项目由市农经中心牵线与省土开公司搭桥,打造黄夹镇整村土地流转先行点,践行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小田”变“大田”发展理念,探索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径。
“我们村有一千三百余亩土地,土壤肥沃、交通便利,但是年轻人外出打工的多,土地承包的收入低,在家的老年人不愿往外承包,但自己种地又力不从心,这个问题一直以来是我们村‘两委’成员的一个‘心病’。”
“原来村里承包出去的土地存在地块零散、规模小、不成片的问题,生产效益低下,造成土地承包费价格低。”黄夹镇和谐新村大海李党支部书记杨书军说。
为了解决问题,大海李村“两委”多方考察,征求村民意见,通过村党支部领创办合作社统一将村民手中的闲散地集中流转,变“零”为整,将农户的零散地整合为成方连片、易于管理的土地。这一举措也吸引了不少外来合作社、家庭农场前来竞标。
项目的成功签约,也让和谐新村大海李党支部书记杨书军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蕞终,黄夹镇大海李村是以每亩地每年1000元成功流转,另外,把村集体获得50元每亩地的收入用来作为村集体增收,80元每亩价格雇佣本村村民看护工资,村里给他们服务好,提供水、电、路等便利条件,这种流转方式既能给村民增收,又带动村经济发展。
和谐新村大海李组是黄夹镇开展农村资源资产盘活利用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黄夹镇充分发挥村集体的组织、协调、服务作用,鼓励辖区各村多种形式流转土地,引导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实行统一经营或对外发包、租赁、股份合作经营,土地收益实行按股保底分红。整合土地资源,以小田变大田,因地制宜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激活“沉睡”资源,群众、村集体、承包方“三受益”的新路子,形成了可学习、可复制、可借鉴的发展模式。
下一步,黄夹镇将继续做好‘土地’文章,增加流转土地面积,因地制宜发展好各类产业,循序渐进推动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不断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版权声明:本文由德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