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好医药“先手棋”徐州打造生物医药产业新增长极
12月19日,徐州市向45家医疗机构投放退烧药400万片,向定点零售药店投放退烧药69万片;12月20日,向定点零售药店投放退烧药560万片,月底前还将分批提供超3000万片……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徐州应对疫情防控能力不断提升、医疗资源不断扩容,药品收储和派送力度进一步加大。
这背后和徐州积极布局医药产业密不可分。
医药贴近人类生命的长度与质量,被称为永远的朝阳产业,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竞争的焦点赛道之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徐州市紧紧围绕“健康徐州”建设目标,全力推动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医药健康产业是徐州市“343”创新产业集群的重要板块。在徐州今年实施的21个省级重大项目中,有两个医药健康产业类项目。据统计,全市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列统企业101家。
医药产业在徐州加速集聚、耦合、裂变。
在颐海药业的制剂车间,记者见到了公司新引进的全自动包装线。一旁工作人员各司其职,埋头忙碌着,分装、称重、装盒、赋码……“公司在今年夏季引入了全自动包装线。同样的产量,以前手工包装流程需要50人左右,现在只需要8—9人。”颐海药业董事长周子健介绍。
2021年全年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实现产业产值239.5亿元,同比增长9%。今年1—10月份,全市医药健康产业产值增长14.5%。医药龙头企业万邦医药主营业务收入已近70亿元规模,徐州科诺医疗器械等一批企业成功“小升规”,迈入规上企业阵营。
目前,徐州东湖医学产业园和淮海生物医药产业园已初步形成规模集聚。东湖医学产业园南北两翼规划布局了徐医大新校区、医药高职校东校区,肿瘤生物治疗国地联合实验室、麻醉精神药物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两大国家级实验室相继落地,复星医药徐州产业园、思路迪抗肿瘤创新药物研发等项目加快建设。淮海生物医药产业园集聚企业530家,已入驻纳源药业、海纳生物、先岛生物、支点生物、马尔斯生物、鲲鹏基因、阔然基因、拜奥泰克基因等科技创新型企业,以及华越第三方医学检验中心、CDMO平台等。
项目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进入四季度,徐州市各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为稳投资稳增长持续“加码”。
12月初,位于东湖医学创新港北侧的复星医药产业园项目稳步推进。作为国内领先的生物医药产业制造基地,复星医药产业园项目建筑面积约29万平方米。首期建设口服固体制剂车间及相配套的质量中心、仓储中心及其他公用工程,购置安装制粒线亿粒(片)固体制剂片剂与胶囊、高端医疗器械、60吨基因工程重组胰岛素等。
在徐州高新区的徐州淮海生物医药产业园,江苏斯达威尔生命科学技术研究院一期项目已经落地。
“我们的研究院致力于干细胞技术与医疗健康方面的研发与产业化,我们已经和徐州医科大学进行了产业结合,计划明年双方将在干细胞技术领域做一些产业化的成果转化。项目二期,我们准备再进行一个1.5亿元的投资,计划明年3月份投产,目前厂房正在进行蕞后的消防验收。”江苏斯达威尔生命科学技术研究院执行总裁刘宣说。
创新当先锋,为生物医药创新破局前行。2022年徐州市新型研发机构20强榜单及评价报告正式向社会发布。徐州淮海生命科学产业技术研究院、徐州市健康研究院、上海交大MESEA数字医疗技术联合研发中心、徐州海川生物研究院、诺航生物技术研究院等5家医药健康产业研发机构入选。
到2030年,预计我国健康产业规模将达到20万亿元,其中生物医药产业潜力有望达到8万亿元,是我国蕞活跃、潜力蕞大的产业之一。可以说,生物医药产业正迎来黄金发展阶段。抢抓产业风口,必将有助于徐州生物医药产业驶入发展快车道。
南京:稳中求进,迈出高质量发展新步伐
徐州:211个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用地得到保障
争创首批省级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常州武进区境内外上市公司突破40家
着力解决群众现实问题 “关爱民生法治行”十佳、优秀项目出炉
南通市211家药店线下供应部分防疫药品
本年度连云港50件民生实事落地见效
淮安市匠心打造100余个“绿色小客厅”
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凝心聚力抓项目 持之以恒强产业
市委八届五次全会与会人员进行分组讨论
镇江新区以农业产业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江苏“勇挑大梁”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江苏10企业获第七届中国工业大奖
长深高速连淮段扩建工程年底全线年五年一贯制高职(高师)“专转本”
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代表建议办成率达85.78%
用工有保障 2023年春风行动即将启动
各地区各部门持续带动扩大有效投资
淮安市淮安区入选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单位
版权声明:本文由德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