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24年9月 第224页
德州:总投资13872亿元!12个项目建设跑出“天衢速度”
▲建设中的天衢新区。记者刘振兴摄 5月16日,天衢新区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入驻)活动举行,12个项目总投资138.72亿元。“这些项目涉及基础设施、装备制造、科技创新等领域,既是新区坚持项目为王、高质量招商引资的丰硕成果,也是抢抓机遇、跑出天衢速度的生动实践。”天衢新区筹建指挥部副指挥长王健说。 “德州地处京津冀和山东两大区域交汇处,同时又...
德州:弘扬邢侗文化保存城市文脉
德州: 弘扬邢侗文化 保存城市文脉资讯在线观看 德州: 弘扬邢侗文化 保存城市文脉资讯完整版在线观看 德州: 弘扬邢侗文化 保存城市文脉资讯在线观看完整版 德州: 弘扬邢侗文化 保存城市文脉资讯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德州: 弘扬邢侗文化 保存城市文脉资讯在线播放 德州: 弘扬邢...
德州:布局绿色智能建造推进建筑业产业链招商
齐鲁网·闪电新闻10月11日讯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州加快实施绿色智能建造,大力推进建筑业产业链招商,助推产业集群发展。 前不久,德州市文化科技中心项目主体封顶,与传统建筑模式不同,项目创新采用清水混凝土框架结构,绿色节能效果显著。当下,施工人员正在加快推进二次结构、安装工程等施工任务。 ...
德州:工业经济奏响高质量发展“奋进曲”
5月的德州大地,从实验室到生产线,从工厂车间到数字化云端,万千活跃在工业生产一线的劳动者,脚步繁忙、奋斗正酣。 近年来,德州市加快推进新兴工业化强市步伐,工业实体经济发展速度质量显著提升。尤其德州市委十五届十次全体会议提出“坚定不移壮大工业实体经济,把先进制造业作为核心选项、头号工程”以来,德州市优选排头产业,集中力量集中资源推进“三三倍增”计划,成立专门机构...
德州:好项目乘高铁而来
大众日报记者 张海峰 蒋丽君 武红鹏 编者按:德州是全省唯一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规划的城市。2022年7月,国家发改委专文批复支持德州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9个事项;此前一个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德州市深化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20条“硬核”政策支持德州打造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先行区。截至今年7月份,国家、省相关...
德州:培育特色食品加工产业建设食品名市
“打造‘食品名市’是市委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事关全局、事关长远的重要任务,是具有战略性、全局性、指导性的重点工作。大力培育特色食品加工产业,是打造‘食品名市’的重要抓手。”市政协主席卜祥联说。6月21日,市政协召开“协商面对面”专题协商会,主题是“大力培育特色食品加工产业,加快建设‘食品名市’”。刘儒子、史庆法、刘石岭等7名来自市政协农业农村委和农业界别的委员围绕议题提出了意见建议。...
德州:坚持先行先试把握关键环节试点带动预算绩效工作全面创新提升
近年来,德州市持续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取得明显成效。但仍有部分预算部门(单位)存在“重投入、轻管理,重支出、轻绩效”“财务热、业务冷”等问题。同时,县级也存在绩效管理基础相对薄弱、上级政策未完全吃透、政治站位和工作视角亟待提升等问题。为进一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打通预算绩效管理的“蕞后一公里”,德州市开展了市直部门规范化管理试点、市县预算绩效管理上下联动试点、基本公共服务领域项...
德州:在招大引强上加力提速推动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
德州持续优化投资环境,完善落地机制,不断在招大引强上加力提速,扩大高质量双招双引,推动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 前不久,位于齐河经济开发区的宝鼎重工恒温数控精加工中心刚刚建成投用。高端装备上的沟槽、螺纹、弧面等加工过程对周边环境要求非常严苛,微小的震动和温度变化都会影响产品的加工精度。项目采用了先进的防震和恒温技术,可保持23℃的恒温环境,保障设备加工的精度。...
德州:在招大引强上加力提速
推进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系列报道⑥ ▲2月6日,全市2023年春季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举行。图为德城区分会场。记者王志伟摄 □本报记者杨德林本报通讯员梁峰刘光晓 “我们这个项目包含了半导体封装测试、PCBA产品应用、终端产品应用三大板块,可有效缓解国内半导体和芯片生产能力不足问题。”近日,在临邑县半...
德州:四化促转向高端化工要效益
我市聚焦绿色化 、高端化 、智能化 、生态化 ,推动产业向终端市场延伸 ——四化促转 向高端化工要效益 □本报记者张志宁 本报通讯员 李哲 李冬英 甄浩然 7月26日,市工信局党组副书记、市化工专项行动办专职副主任、市高端化工产业链办公室负责人李爱民带领工作人员奔赴北京,与中国石化联合会进行对接:介绍我市高端化工产业链发展规划情况,寻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