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塔-德州在线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是乡村振兴的根本出路、必由之路,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的基础和关键。市平原县张华镇结合自身实际,以党支部领创办、集体增收为核心,以工商资本引入示范带动,以特色产业多元化发展为依托,走实走稳乡村振兴道路。
这几天,在平原县张华镇姚庄村的芦笋基地里,施工人员正加紧大棚棚体施工,今年冬天将实现由陆地芦笋到大棚芦笋的延续种植。
“咱们一期的计划是完成300亩芦笋种植,完成以后再把这200亩的陆地芦笋全部扣成中控棚,把设施大棚全部建设完毕。到2020年将再扩大300亩的规模。”华海芦笋种植基地总经理黄玉海说。
与芦笋种植基地不远的是正在建设中的山东易农有限公司,公司300多亩冬暖式大棚预计12月份建成并投入使用,主要种植西蓝花、有机菜花、生菜球等160多种多叶蔬菜。
“张华镇的地势比较好,水土比较肥沃,水源条件比较好,民间井水几乎可以达到饮用标准,所以我选择在这里做叶菜类的培育和种植。这是我在全国很多基地当中蕞优质的一个。”公司总经理张立富介绍说。
良好的蔬菜品质,吸引了斯里兰卡的客商前来考察。很快,这里的蔬菜就要走出国门,进入东南亚市场。
“斯里兰卡也是农业国家,我们也有本地农民种的蔬菜。但是我们大部分靠进口巴基斯坦、印度、中国等国家的蔬菜。我们现在的目标是在这边种地,加工好以后出口到斯里兰卡。”斯里兰卡中国商业委员会会长荷比说。
张华镇作为农业大镇,多年来,积极争取国家万亩示范田项目,张华镇土地53000亩,已有48000多亩符合国家标准的高产田。土地已成为张华镇对外招商引资的“金字招牌”。
近两年,张华镇药材种植已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又一特色产业。在张华镇北白村的金银花种植基地,300亩的金银花长势良好,头部年种植,效益还不错。
“把整村1400多亩地收回集体,由集体来经营300来亩地种植药材,主要有金银花、芍药、丹参等,金银花药材种植比粮食农作物价值要高,可以一年种多年生,效益比粮食作物能翻几倍。通过党支部领创办,也能够带领大家伙在家里增加一部分收入。”北白村支部书记刘玉国说。
近年来,张华镇初步确定了林果、药材和蔬菜等产业作为张华镇产业发展的突破口。通过党支部领创办合作社,先行先试,培植壮大能人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发挥他们的示范作用,引导群众积极参与产业结构调整,形成张华镇产业发展的良好势头。
“现在党支部领创办合作社不断扩大,土地有了,工商资本、特色产业能够不断发展,方向有了,‘一个核心、多元化发展’的产业格局正在形成。下一步,我们要在抓班子带队伍上下功夫,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把好富民强镇、乡村振兴的初心,守牢为民、利民、富民的使命,真正把品牌农业、特色农业、高效农业做起来,把好做法、好经验传承下去。”张华镇主任科员陈广星说。
版权声明:本文由德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