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德州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探寻28年园区⇔人才双向奔赴之路!

admin9个月前 (09-29)德州产业信息26

  近日,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示范园区公布,苏州工业园区赫然在列。

  2022世界传感器大会上《2022年中国智能传感器十大园区报告》发布,苏州工业园区位列头部。

  江苏省科技厅、苏州市科技局对2022年拟认定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名单进行公示,园区获四项头部。

  “刚来园区的时候生物医药产业园只有两栋楼刚封顶,现在园区都500多家生物医药高科技创新企业了。”吉玛基因董事长张佩琢回忆往昔,感慨道“吉玛基因的发展离不开园区的大力支持。”

  落户园区以来,他凭借多项重大科技成果先后获评国家、省、市、区四级领军人才,随之享受安家补贴、项目经费以及配套投资等多项资金支持,总计达2000余万元。

  园区科技领军人才工程2007年启动实施,以高层次人才引领新兴产业发展新模式,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吸引高端科技人才项目与团队落户发展。园区科创委副主任李江表示,园区科技领军人才工程致力于选拔出符合园区产业方向、扎根性强的高质量科技人才项目,持续提升园区科技领军人才水平,为园区高质量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产业园区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

  近年来,园区科技领军人才工程紧扣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持续完善评审机制,持续加大“高精尖缺”人才引进力度。依托“一区两中心”,加强与上级对口部门的协调联动,努力为优质高端人才争取蕞大力度的政策倾斜和支持。

  园区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共支持各类科技领军人才2285名,其中创业类2110名、创新类175名,1754个项目完成签约落地。

  园区领军人才共入选创业类国家重大人才工程67人、占全国7%,省双创人才(团队)225个、姑苏领军(团队)481个;集聚两院及发达国家院士72人,吸纳本科以上研发人员3.1万人,带动就业超过8万人。

  园区领军人才企业研发投入超100亿元;新增获得1类临床批件73件、发明专利授权700件。今年已公开的数据显示,90家领军人才企业获得风险投资,融资总额超260亿元。头雁带动效应显著。

  园区新增上市企业7家,均为科技企业,其中领军企业3家,目前累计36家领军企业实现境内外上市,相当于每60家领军企业中诞生1家上市公司。

  创业故事大多是从“ I have a dream ”开始,“诗和远方”光辉绚烂令人憧憬,但激情与现实碰撞,如何拆解路径、奔赴“远方”,如何在风雨兼程中不被日常繁杂吞没,很多时候却让创业者犯了难。

  对此,园区进一步优化科创人才支持机制,加强精细化管理和服务,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才融合高地,用心用情当好“店小二”,让高端人才“既来之、则安之”,让企业无后顾之忧。

  日前, 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公布“第二十三届中国专利奖”授奖决定其中,园区参与获奖项目总计13项,占全市1/3,数量位列全市头部。

  信达生物高级副总裁易博在采访中提及知识产权工作时表示:“信达生物PD-1抗体专利荣获中国专利金奖离不开园区相关部门的帮助。起初我们对于国家专利技术金奖评定相关细节并不了解,求助相关部门后,园区主动靠前服务,从材料准备、演练到现场答辩全流程“保姆式”帮办、面对面指导,让我们感受到十分窝心。”

  把小事做细,细事做透。这样的故事在园区屡见不鲜,园区饱含真意,写好“拴心留人”四字,以真情动真心,不断增进人才的认同感、成就感、归宿感。

  园区高标准推进科创孵化载体建设,奋力打造国际一流的国家双创示范基地。持续完善“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接力孵化培育体系,加大对优质孵化载体的支持,提升运营服务水平,带动了一批创新型企业成长,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2022上半年,园区新增发明专利授权1899件,同比增长26.2%,新增PCT申请453件,占全市36.7%,万人有效发明专利达157.8件,各项指标均保持全市头部。累计获中国专利奖47项,其中金奖3项、银奖4项,实现苏州市专利金奖零突破。

  产业发展离不开知名院校和一流实验室的支撑,科技创新少不了思想火花的碰撞。

  园区便开始前瞻规划在独墅湖建设25平方公里的高教区,引入世界知名高校,致力于构建高水平的产学研合作体系。而后扩大规模的独墅湖科教创新区。

  冷泉港亚洲会议项目开幕,让苏州在起点时就进入了国际生物医药界的视野之中。

  一区两中心获得国家层面批复,园区创新体系再迎发展新机遇,创新资源加速集聚、创新产业快速成长。

  一步一个脚印,在时代大潮中,园区始终抱持着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定力,执着耕耘产业平台建设,打造良性创新生态。

  园区已聚集中科大苏州高等研究院、牛津大学高等研究院(苏州)等中外知名院校33所,先后引进中科院苏州纳米所、中国医学科学院系统医学研究所等“国家队”科研院所15家。

  园区打造了IT+BT融合创新中心、生物医药创新资源协同运营平台、生物制品检验检测平台、MEMS中试平台、集成电路公共服务平台等重大创新平台。

  “园区实验平台可以给我们租用,这就极大地降低了我们前期投入,让我们这种初创企业能够更灵活的使用经费.”捷宜生物创始人兼CEO陆宜说。

  园区将进一步优化科创人才支持机制

  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才融合高地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德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H5•聚焦四大省级新区|德州天衢新区:项目“提效”促发展

H5•聚焦四大省级新区|德州天衢新区:项目“提效”促发展

  4月18日,在德州天衢新区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示范园区的高新产业示范项目施工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目前综合楼已完成主体验收,5栋厂房已经主体封顶,预计7月份全部完工。”德州建能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现场负责人田振哲介绍。该项目是示范园区11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之一,11个项目总投资105.6亿元,目前已有电子信息产业园、高新产业示范项目、新能源产业园、英望产业园等6个项目开工建设。...

全至科技创新园:“工业上楼”和“三个精神”|走读宝安“科技桃花源”

全至科技创新园:“工业上楼”和“三个精神”|走读宝安“科技桃花源”

  在宝安88家科技桃花源中,全至科技创新园(以下简称“全至”)颇具盛名。   在全国首创“工业上楼”模式,全至被誉为“土地成本攀升下的深圳工业突围样本”,不断被参观、被调研、被学习、被推广。   不过,了解全至的人就会知道,它的成功与“工业上楼”密不可分,但绝不仅限于“工业上楼”。   全至智业集团董事长曾楚恒不止一次强调,如果只...

前瞻产业园区周报第46期:《零碳智慧园区白皮书(2022)》正式发布第二批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区名单出炉

前瞻产业园区周报第46期:《零碳智慧园区白皮书(2022)》正式发布第二批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区名单出炉

  家左右深入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示范园区   9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加快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深入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鼓励第三方治理模式和体制机制创新,按照排污者付费、市场化运作、政府引导推动的原则,以园区、产业基地等工业集聚区为重点,推动第三方治...

园区的未来还要看这里!

园区的未来还要看这里!

  对于身在苏州的人或多或少都有耳闻   本期小编和您聊聊决定园区未来的创新之地   独墅湖科教创新区2002年开始正式开发建设,是苏州工业园区转型发展的核心项目,区域总规划面积约25平方公里,规划总人口40万人(其中学生规模约10万人),致力于构建高水平的产学研合作体系,目标是建设成为高等教育发达、人才优势突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创新体系和环境功能...

垠坤科创生态服务体系正式发布

垠坤科创生态服务体系正式发布

  近日,垠坤科创生态服务体系正式发布。该体系包含类细分服务领域,为切实服务科创企业发展、规范高品质载体标准提出了全新思路。   垠坤集团执行总裁沈萌萌介绍到:“一个有效的生态系统既包括产业链生态,也包括服务和跨行业的生态,后者正变得愈加重要。未来产业园区的竞争是生态系统的竞争。园区搭建的生态系统决定了所服务企业的发展速度。垠坤服务过超万家企业,看到了中国科创企业对于...

基地+平台 德州高创两获国家级示范——以中元科创园为载体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孵化服务企业2324家

基地+平台 德州高创两获国家级示范——以中元科创园为载体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孵化服务企业2324家

  经过21天的公示,11月19日,德州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简称德州高创)获批“2021年度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   一个月前,该服务中心还获批“2021年度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无论是示范基地,还是示范平台,都是由工信部中小企业局授予,含金量高,是对平台助力中、小、微企业的肯定。...

天衢新区项目巡礼⑦:德州人才创新园打造人才“引育”新高地

天衢新区项目巡礼⑦:德州人才创新园打造人才“引育”新高地

  德州天衢新区项目巡礼⑦:德州人才创新园   德州人才创新园规划建筑面积37.3万平方米,一期为综合研发服务区,二期为产业研发区、独立研发区、中试基地和专家公寓等区域。“整个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公共研发、公共检测、人才服务、专家公寓、基金服务、学术交流、商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成为德州市“双招双引”的重要抓手,为高端人才提供全方位服务,提升人才吸引力...

工行德州宁津支行“科创贷”助力科创小微企业发展

工行德州宁津支行“科创贷”助力科创小微企业发展

  大众网·海报新闻德州5月14日讯)“疫情发生以来,我们有技术、有订单,但资金一直捉襟见肘,多亏了工行及时推出了’科创贷’,及时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点赞工行!”日前,刚刚尝到“科创贷”甜头的宁津某公司负责人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工行德州宁津支行全面落实总上级行关于支持小微企业复工复产的工作要求,全力推动“春润行动”落地,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