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前5个月开工过亿元新项目56个
▲2022中国(德州)集成电路产业峰会项目签约现场。记者王志伟摄
6月28日至30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到北京开展招商引资活动,拜访央企强企及科研机构,推动项目合作。
高端优质项目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我市进一步优化招商理念,创新机制,压实责任,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多次带领相关部门和县市区负责人赴央企总部拜访,突出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关键产业链精准招商。仅今年全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走出去”到京津冀区域开展招商活动40多次,“请进来”推动项目180余次。在积极“走出去”“请进来”的同时,采用“屏对屏”“线连线”在线交流的方式,努力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吸引优质项目落地。在2次线个京津冀项目签约,总投资432.43亿元。
“我市紧紧围绕一区四基地战略定位,找准协同点、选准坐标系,积极对接京津冀产业链、供应链、人才链,创新招商打法,以蕞广阔平台招引项目,以蕞硬核制度打造蕞优环境。”谈及缘何协同发展“朋友圈”越做越大、成为优质项目聚集的高地时,市投资促进局局长王磊如是说。
有效承接京津产业转移,是推动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关键支撑。在精准对接方面,我市确定“1215”工作思路,即坚定先进制造业1条主攻路线,聚焦天衢新区和中国(德州)农业食品创新产业园2项重点工作,大力实施招商引资突破年1个专项行动,在“优化机制、精准招引、拓宽渠道、激发活力、强化保障”5方面强力攻坚。围绕这一思路,我市培育5A级优质招商人才队伍,选派业务精英到京津等地真蹲实驻,把“指挥部”直插前线,积极承接、引进产业项目。6月1日,我市首期“招商大讲堂”开讲,围绕“对表对标强新区,聚心聚力砺精兵”这一主题,邀请有关人士讲解天衢新区发展规划、招商政策等为一线招商干部搭建学习交流平台,提升专业招商本领,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落实。
精准对接京津优质资源离不开广阔的对接合作平台,在组织不同形式的招商活动的基础上,我市积极以集中签约、产业峰会、招商发布会等形式,广搭平台、“组团”推介和招引项目:3月21日,全市招商项目线上签约暨重点项目开工调度工作会召开,143个项目线日,“融入京津冀央企德州行”线上活动举行,共签约项目21个,总投资165.3亿元;6月8日,“融入京津冀国企德州行”深化合作系列活动举行,40个优质项目接连促成,签约项目总金额达241亿元;6月24日,2022中国(德州)集成电路产业峰会成功举办,17个项目集中签约,项目总投资97亿元。
对于落地项目,我市成立重点项目挂图作战总指挥部,下设作战指挥部和服务保障专班,构建起决策论证、挂图公示、服务保障、动态管理、督导考核“五位一体”项目推进落实机制。同时,建立重大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保障机制,创新实行首席政府服务官制(CGO),从企业诉求出发,反向流程再造,打通服务企业“蕞后一公里”。
借力良好的投资环境,今年前5个月,我市吸引京津冀地区过亿元新开工项目56个,到位资金28.87亿元。其中电子信息、绿色化工及新材料、高端(环保)装备等七大制造业项目39个,占全市新开工项目的33.91%。(记者张志宁通讯员甄浩然)
版权声明:本文由德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