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德州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德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介绍

admin9个月前 (09-29)德州产业信息13

  德州市总面积10356平方公里,人口557万,辖一区两市八县和市经济开发区、运河经济开发区,134个乡镇(街办)。主要 特点:一是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龙山文化发祥地之一,自秦汉以来一直为历代郡、州、府、县治所,儒学大师董仲舒、大 书法家颜真卿、智圣东方朔等历史名人曾在这里留下熠熠生辉的印迹。明清时期因运河漕运发达是全国33个工商重镇之一。 1946年解放后设县级德州市,1950年建立德州专区,1964年更名为德州地区,1995年撤地设市。二是区位优越,交通便利。 自古就有“神京门户、九达天衢”之称,是华北、华东两大经济区的连结带,处在环渤海经济圈之中。京沪高铁、德石铁路等6 条铁路在境内形成“三纵三横”铁路交通网,京沪、青银等6条高速公路在境内形成“三纵三横”高速公路交通网,是全国重要的交 通运输主枢纽城市。三是产业特色明显,城市品牌突出。是“中国#########”、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蕞佳人文宜居品牌城市、 国家卫生城市、蕞具投资价值的中国新能源产业城市和低碳中国贡献城市,先后被国家有关部委授予生物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 基地、国家火炬计划新能源特色产业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生物)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等称 号。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按照省委、省政府总体部署,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坚持继承创新、务实 求进、跨越发展主基调,围绕打造区域经济文化高地奋斗目标,以建设幸福德州为新的追求,全力推进思想大解放、项目大建 设、全民大创业、对外大开放、民生大改善、作风大转变,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50亿 元,增长11.7%;地方财政收入95亿元,增长3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60元,增长13.5%;农民人均纯收入8000 元,增长13.8%。

  (一)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跨越发展提供强力支撑。按照“集中优势率先突破、着眼未来顶层设计”的要求,全力实 施“103”主导产业集群推进计划。“10”,就是抓好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纺织服装、化学工业、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 术、现代物流、文化旅游、城市综合体等十大优势产业。“3”,就是把握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谋划发展电子信息、交通装备 和现代服务业。成立12个产业推进工作小组,分线作战、全力推进;编制了产业发展规划,3年内十大产业全部达到千亿级规 模;在中心城区和陵县高标准规划13个专业园区,打造主导产业聚集区;强化市政府投融资平台建设,深入开展土地挖潜整 治活动,全力破解资金、土地瓶颈。大力优化发展环境,成立了招商指导中心、融资指导中心、发展环境投诉中心“三个中 心”,建立项目引进专家评审、落地联席会议、落地保障线“三项制度”,设立涉企

  收费检查防护线、隔离线、高压线“三条线”,确保项目尽快落地。根据产业发展目标,对接世界500强、央企、行业龙头企 业、尖端科研机构和国家行业协会,开展产业招商,取得明显成效。各产业办公室签约项目52个,总投资934亿元,与太阳能 热利用、光电、纺织等10余家国家级行业协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台湾蓝天、浪潮等一大批知名企业和重大项目落户德州。

  (二)深入实施开放带动战略,为跨越发展激活强大动力。坚定不移地推进对外开放,强力推进招商引资,请进来300余批 次、390余家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集团,走出去赴香港、台湾等开展大型招商活动,取得丰硕成果。全市在建总投资5000万元 以上项目712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21亿元。大力实施“南融北接、东进西联”战略,在天津成功举办的区域合作恳谈会签约项 目36个,济德一体化步伐加快。黄三角开发深入推进,庆云红云高新技术产业园、乐陵循环经济示范园加快推进。直接融资 实现突破,2家企业上市,8家企业场外挂牌,全市直接融资达到74.1亿元,同比多增52.8亿元。外经外贸大幅增长,全市完成 进出口26亿美元,增长34%,其中出口17.2亿美元,增长29%,进口9亿美元,增长47%。实际到账外资1.9亿美元,增长 66%。

  (三)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为跨越发展搭建优质平台。坚持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加快构筑主城带动、组团发展、城乡一体、 统筹推进的新型城镇化格局,城镇化率达到45%。坚持把做大做靓中心城区作为城镇化的龙头,重点抓好总投

  资111亿元的101个城建项目,目前已全部开工建设,完成投资过百亿元。大力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城市人居环境和市民 文明素质明显提升,被全国爱卫会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启动大社区和城市综合体建设,已完成4个城市综合体和24个大社区 项目的规划编研,成功引进红星美凯龙、中铁建工等知名品牌投资者。按照农村社区、产业园区“两区同建”的思路,积极稳妥 促进农民向城镇转移、居住向社区集中、产业向园区聚集,累计开工建设并居社区959个,启动各类产业园区953个。实施了 一批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京沪高铁全线通车,德大、邯济铁路、德滨高速建设进展顺利。

  ©2022Baidu由百度智能云提供计算服务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德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乡村振兴看德州|小蜜薯撬动大产业宁津县保店镇三产融合打造田园综合体_大众网

乡村振兴看德州|小蜜薯撬动大产业宁津县保店镇三产融合打造田园综合体_大众网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祁小丽 李勇超 德州报道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也是鼓起农民“钱袋子”的载体。在宁津县,产业兴旺的抓手聚焦在园区。4月10日,“乡村振兴看德州”主流媒体德州行采访团的记者来到宁津县保店镇金硕生态农业产业园,远远望去,种植大棚连成一片,大棚里面,一垄垄翠绿的蜜薯苗长势良好,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创建“食品名市”落地百亿级国字号农创园坐标德州平原借“市”而上

创建“食品名市”落地百亿级国字号农创园坐标德州平原借“市”而上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创建“食品名市”落地百亿级国字号农创园 坐标德州平原 借“市”而上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武红鹏 通讯员 李榕 张大伟 辛凯 德州报道   创建中国(德州)“食品名市”,平原县是主战场之一。4月9日,中国(德州)“食...

听新闻|德州:专业园区为优质产业赋能优质平台促特色产业集聚

听新闻|德州:专业园区为优质产业赋能优质平台促特色产业集聚

  近年来,德州市通过招引专业园区项目,不断完善招商环境和服务配套,以优质平台促产业集聚,提高产业赋能的高效化和精准化。   这两天,齐河众创产业园内的服务综合楼正在加速建设,作为一个672亩工业园区的服务中心,里面“装”什么,政企双方正在研究探讨。   齐河经济开发区招商局副局长于斌介绍说:“原来的项目可能要建自己的食堂、会议中心等。我们这种园区,...

地标之都入驻案例——德州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德州味”

地标之都入驻案例——德州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德州味”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地标之都入驻案例——德州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德州味”   以“德州味”——德州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为例,打造地标之都园区入驻案例模板。   2021年4月7日“德州味”品牌运营中心在地标之都园区正式挂牌成立。...

天衢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项目竣工

天衢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项目竣工

  11月15日,在德州天衢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记者了解到,项目现已全部竣工。该项目今年1月底开工,接下来完成综合验收后将正式交付。电子信息产业园项目总投资5.6亿元,建 筑 面 积14.7万平方米,建成投用后,园区将招引国内具有独立核心研发团队的高端电子科技公司入驻,着力打造高端、智能、一体化的电子信息高科技产业园区。记者刘振兴通讯员韩哲摄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

天衢新区: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

天衢新区: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

  德州新闻网讯(记者杨鸣宇)9月21日,德州市召开“走在前开新局”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天衢新区专场,天衢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情况。   天衢新区目前形成了以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集成电路)等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今年上半年,新区实现GDP244.3亿元,全市头部;1-7月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上工业增加值、进出口、高技术产业投资占比等多项主要经济指...

山东抢占预制菜制高点欲打造万亿元全产业链

山东抢占预制菜制高点欲打造万亿元全产业链

  继广东省打响预制菜产业头部***后,山东省也于日前印发了《关于推进全省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到2025年,山东预制菜加工能力进一步提升、标准化水平明显提高、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品牌效应更加凸显,预制菜市场主体数量突破1万家、全产业链产值超过1万亿元。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山东省预制菜相关企业达8400余家,...

平原:国字号农创园破题“食品名市”建设

平原:国字号农创园破题“食品名市”建设

  国字号农创园破题“食品名市”建设   德州新闻网讯(记者李榕通讯员张大伟辛凯)德州创建“食品名市”,平原县是主战场之一。4月9日,中国(德州)“食品名市”建设推介会在位于平原县的中国(德州)农业食品创新产业园举行。   建设“食品名市”,中国(德州)农业食品创新产业园是破题之作。在平原县委书记王玉东看来,国字号农创园落地平原,相当于借助全市资源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