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乐陵市朱集镇“青禾”工程淬炼青年“尖兵”
“努力拼搏、完善自我,当好‘螺丝钉’,在岗位上奉献力量……”5月15日,市朱集镇“青年干部学习交流班”开展“青论坛”活动现场,90后干部宋建东分享乡村振兴指导员工作体会。
去年以来,乐陵市朱集镇聚力打造“五型机关”和干部队伍,探索实施“青禾”工程,成立“青年干部学习交流班”,作出有益尝试,取得一定成效。
能力在一线年出生的朱集镇文秘办工作人员徐心悦而言,“青干班”是“加油站”,也是“充电桩”,有压力,更有动力。“集体植树、学习材料、座谈交流……必须沉下心来,做到学思践悟。”提笔能写、开口能讲、问策能对、遇事能办,既是新时代对青年干部的新要求,也是青年自身成长需要。
朱集镇“打造五型机关和干部队伍”之“青禾工程”,按照“突出重点、按需施教”原则,锤炼青年干部“立志气、树正气、增底气、接地气、聚人气、有勇气”的气魄,通过“青课堂”“青论坛”“青阅读”“青活力”“青实践”五类活动,提升青年干部综合能力,打造“五型”机关和干部队伍。
朱集镇作为万亩枣林核心乡镇,生态宜居、风景秀丽、资源富集,红枣产业发展更是今年的一个大问题。今年初,朱集镇确立“南枣”战略,确立了“党组织领办红枣合作(联)社+国企”发展模式,破解红枣产业发展瓶颈和集体农户增收难题。
“枣树流转到底行不行?”“枣树管不好怎么办?”“到底有多少收入……”在朱集镇南部1.5万亩枣林核心区,以党组织领办红枣合作(联)社为抓手,引入乐陵市土地开发管理有限公司(国企)参与,实行“网格化管理、企业化运营”红枣产业发展新模式。但面对群众一个个问题,康建光一时答不上来。
“书生气”减少、“枣林味”浓郁的康建光成为了红枣产业发展的骨干力量。跟他一起的成长为骨干的,还有妇联主席、青年干部常姗姗,作为一个刚刚修完产假的年轻妈妈,面对“五一”期间镇直单位人员少、核酸检测任务量大、时间紧的情况,把不满一周岁的孩子留给婆婆,“五一”假期期间仍坚持早上6点赶到村里,一个人撑起了3个村的检测量。
“我们有年龄优势。”出生于1989年的镇民政办主任王冠楠和热线办主任席卫燕讨论,因与群众的子女或孙辈年龄相仿,开展民政救助、信访等工作时,她们与群众沟通几乎不存在障碍。
“群众都在干,我们更要动。”4月下旬以来,朱集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席家管区书记、青年干部李仲明,灶户田管区书记、青年干部张万发,朱集管区主任、青年干部寇军祥更是带头从家里拿来笤帚、扫帚等,与网格员、支部书记一道清扫道路,共同维护美丽家园。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网络暴力、谣言和虚假有害信息举报)电话:
版权声明:本文由德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