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4城宣布加入南京都市
重磅新闻,南京都市圈规划出炉,芜湖、马鞍山、滁州、宣城安徽四市加入“南京”同城发展,享一体化红利发展,合肥周边多个城市都在行动。
被评全国蕞严的合肥“房八条”,没收哪些人的买房资格
蕞高环比上浮62%,3月市区卖房5327套,这一次榜首竟不是滨湖...
一、大局已定!安徽4城加入南京都市圈
刚刚!江苏省行政服务中心召开了一个重磅新闻发布会,由江苏和安徽两省政府印发的《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正式对外公布。
都市圈的发展已经存在好多年了,为什么南京都市圈的发展会再次被提起呢?
因为这次是国家层面批复同意的头部个都市圈发展规划!
另外,我们在这次的都市圈发展规划新闻发布会上发现,此次规划是由江苏和安徽政府同时印发。
而且,这次安徽也有4所城市也加入了南京都市圈的发展,未来随着同城一体化的发展,各项配套也会逐渐完善起来。
除此之外,早在前两年蚌埠也曾赴南京发改委对接蚌埠市整体加入南京都市圈有关事项。
不过,通过发布会来看,蚌埠并没有加入到南京都市圈。
那么究竟什么是南京都市圈呢?为什么安徽这些城市也想要加入其中呢?加入后有哪些影响呢?
南京都市圈是以南京为中心的经济区域带,位于长江中下游沿江城市地带核心地区,地跨苏皖两省,是中国为数不多的跨省都市圈,在吸收部分江苏城市外,又纳入部分安徽城市。
南京都市圈实质是以南京为中心形成一个经济区域带,在这个区域带里共同发展,共同做强做大。即以一个城市为龙头来带动一大批城市及周围城镇发展,在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
江苏省南京市,镇江市京口区、润州区、丹徒区和句容市,扬州市广陵区、邗江区、江都区和仪征市,淮安市盱眙县;
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弋江区、鸠江区,马鞍山市花山区、雨山区、博望区、和县和当涂县,滁州市琅琊区、南谯区、来安县和天长市,宣城市宣州区,面积2.7万平方公里,2019年末常住人口约2000万;
规划范围拓展到南京、镇江、扬州、淮安、芜湖、马鞍山、滁州、宣城8市全域及常州市金坛区和溧阳市,总面积6.6万平方公里,2019年末常住人口约3500万。
正是因为“近”,我省芜马滁宣等市积极融入南京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步伐持续加快。
正是因为“近”,在南京上班,去南京看病,在南京上学的安徽人越来越多。距离优势,造就了同城化发展。
如何推进“同城化”?规划确定了两步走的目标。
头部阶段:瞄准全国,到2025年,都市圈同城化建设水平全国领先,基础设施一体化程度大幅提高,人均GDP超过15万元。
第二阶段:瞄准世界,基本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都市圈。
都市圈建设和我们安徽四市老百姓蕞大的关系在哪?无非是教育、医疗、出行、公共服务等。简而言之,就是交通更畅、科技更强、产业更优、合作更紧、融合更深。
在教育方面,《规划》提到,依托各城市优质学前教育、中小学学校资源,推动建立区域和跨区域教育集团、学校联盟,鼓励开展城乡区域学校牵手帮扶,引导名校在都市圈内开办分校,推进校长、骨干教师交流。
建立住房公积金异地信息交换和核查机制
在社保方面,《规划》提到,建立住房公积金异地信息交换和核查机制,推行住房公积金异地转移接续,在区域内探索实行互认互贷。推动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的“一卡通”业务延伸到城市“五险一金”及其他公用事业缴费领域。
完善都市圈医疗协作体系和预约挂号平台
在公共服务方面,《规划》提到,完善都市圈医疗协作体系和预约挂号平台,推动检验检查结果共享和互认。完善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结算信息沟通和应急联动机制,扩大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联网定点医疗机构数量,有序推动药品目录、诊疗项目目录等统一。
《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城际“断头路”全面消除,省际航道更加畅通,都市圈轨道交通基本成网,南京与各城市之间实现1小时通达。
加强铁路、公路、航道统筹规划建设,形成以南京为中心,以沿江、沪宁宁合、宁蚌宁杭、宁淮宁宣等通道为射线的综合交通网络;依托淮扬镇宣、合蚌淮盐、合芜宣杭等通道,形成都市圈外环。
推进芜湖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提升镇江、扬州、马鞍山、滁州、宣城等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水平和协同服务能力。
同时,共建轨道上的都市圈。加快南沿江、宁句等项目建设,推进沿江高铁合肥至南京至上海段、合肥至新沂段、南京至淮安、南京至宣城、南京经仪征至扬州、镇江市域句容至茅山线、扬镇宁马城际镇江至马鞍山段等项目建设。
推动中心城市市域(郊)铁路向周边城市(镇)延伸和客运服务公交化。支持南京、芜湖等城市轨道交通建设。
目前,轨道上的都市圈在建项目包括南沿江铁路、南京至淮安铁路、南京至句容铁路、南京至滁州铁路滁州段、宣城至绩溪铁路、巢湖至马鞍山铁路;
规划建设项目包括沿江高铁合肥至南京至上海段、合肥至新沂铁路、南京至宣城、扬镇宁马铁路镇江至马鞍山段、南京经仪征至扬州、南京至滁州至蚌埠铁路、南京至马鞍山铁路、南京至滁州铁路南京段,以及宁芜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等。
二、一体化交通!多城与南京联系密切
为什么安徽这四个城市会加入南京都市圈,可以发现,近年来这些城市与南京发展越来越密切,对接的工作也越来越多!
首先是在交通方面,滁州、芜湖、马鞍山、宣城和南京都有紧密的联系!
宁滁城际铁路即南京地铁S4号线号线。宁滁城际滁州段全长46.25公里,一期工程已于2018年12月开工,二期工程于2019年12月开工,计划2022年通车。
滁州面积1339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15万,2020年GDP3032亿,位居全国百强城市排名88位。滁州亦是有望冲击GDP万亿元的南京都市圈成员之一。
宁马城际即南京地铁S2号线公里。经南京雨花区,江宁区,马鞍山花山区,雨山区,终于当涂县。芜湖轨道交道1号线号线互联互通。
另外芜湖尚可通过宁安高铁往来于南京。
马鞍山面积404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36万,2020年GDP2186亿元。
芜湖面积606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88万,2020年GDP3753亿元,百强城市排名61位,芜湖是南京都市圈成员有望超万亿GDP的第四座城市。
宁宣城际铁路,该铁路经南京江宁区,溧水,高淳,终于安徽宣城,全长158.5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目前正处于安全性立项评估。
三、大势所趋!黄山融入杭州、铜陵融入合肥
从镇江、扬州、淮安、芜湖、马鞍山、滁州、宣城,到如今的蚌埠,不难发现城市之间在寻求发展,合作共赢,互惠互利早已成为共识。
早在2019年2月份,国家发改委发布重磅文件《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到2035年形成若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都市圈。
要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在具备条件的都市圈率先实现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积互认,加快消除城乡区域间户籍壁垒,统筹推进本地人口和外来人口市民化。
同时,要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实现公共服务的一体化,允许都市圈内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地区调剂。
2019年的时候《中国十大蕞具潜力都市圈发展指数发布》。24个千万级都市圈包括:上海都市圈、北京都市圈、深莞惠都市圈、广佛肇都市圈、南京都市圈、成都都市圈、合肥都市圈等。
其中可以看到,南京都市圈排名全国第7位,合肥都市圈排名全国第16位。
因为南京都市圈排名在前,所以在吸收部分江苏城市外,又纳入部分安徽城市。
2018年10月25日,黄山市如愿加入杭州都市圈大家庭。
10月25日下午两点三十分杭州都市圈第九次市长联席会议正式召开黄山市市长孔晓宏率队参加,黄山市被批准加入杭州都市圈,成为杭州都市圈唯一外省城市!
在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来自铜陵代表团的杨军等16名省人大代表建议,将铜陵纳入合肥都市圈,加快合肥城市空间发展向“环城滨湖临江”演变,加快合铜发展带建设,进而带动安徽快速崛起。
合肥市也提出,强化与铜陵联动发展。目前,合铜发展带虽已列入规划,但还无实质性动作。
不管如何,对于城市来说,加入都市圈可以提高自身城市的发展动力!
随着都市圈的发展不断深入,城市之间的差距将会逐渐缩小。而城市之间的通勤以及生活将会更加方便。
前往365淘房APP查看更多,体验更佳
版权声明:本文由德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