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衢新区:砥砺奋进开新局不断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
一座充满动力、活力之城正在德州崛起。
2021年11月,山东印发出台《天衢新区发展规划》,拉开天衢新区发展大幕;2022年12月,天衢新区正式揭牌成立,进入全面建设阶段;2023年3月,天衢新区强力推进总投资1022亿元的164个重点项目建设以图快速发展、借势突破……
省级新区的成立意义深远,其在承接国家重大区域战略、聚集要素资源、促进产城融合、培育经济增长极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对天衢新区而言设立成为省级新区,既是荣耀也是责任。
责任在肩,天衢新区一步一个脚印,锚定“一年破题起势、三年快速发展、五年取得突破”的奋斗目标,聚心聚力谋发展,砥砺奋进开新局;荣耀在身,映照的是天衢新区不负山东发展期待,以实干抓项目助力天衢新区崛起为活力之城、创新创业之城、先进制造业基地……在厚实自己发展根基的基础上,为山东“走在前、开新局”贡献天衢新区力量。
沿着天衢新区东方红路一路向东,产城融合体、智造产业区的中元科技创新创业园就坐落于此,现在的它俨然成了一个人才“磁场”。
围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精密制造三大产业,创业园引进了各类高层次人才30余名,现有博士硕士66人,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占57%,硕士、博士和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占15%,累计拥有院士工作站2个,引进国家顶尖人才8人。
近年来,为加快提高孵化载体专业化、体系化、精准化服务能力,提升科技型企业源头孵化效能,天衢新区大力培育孵化载体,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积极探索“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全链条服务体系建设,中元科技创新创业园正是其打造的孵化载体。
如今,从机器视觉代替人工视觉技术到海洋光电传输技术,从细胞诊疗药品关键添加剂到间充质干细胞和治疗用免疫细胞生产,从3C智能终端组件到石墨烯加热设备……一系列关乎国计民生的科技创新成果在天衢新区不断“上新”。
作为山东新设立的四大省级新区之一,天衢新区能在短时间内有如此明显的成果,既离不开前期自身的底蕴,也离不开其找准定位,化自身潜力为动力。
2021年11月,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印发《天衢新区发展规划》,赋予天衢新区打造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先行区、鲁北智慧活力新城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示范基地的功能定位。
其后,2022年6月13日,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运河经济开发区“两区”正式融合,天衢新区正式拉开大幕并于12月9日正式揭牌成立,进入全面建设、加速起势的崭新阶段。
孵化载体建设作为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壮大创新主体底盘、筑牢经济发展底座的重要支撑与核心引擎,也是天衢新区主动作为,承接京津冀科技成果转化、产业转移的突破口。
由此,天衢新区打造中元科技创新创业园载体,以高创中心国家级孵化器为基础,将科技企业培育服务向前端和后端延伸扩展,着力打造全链条孵化生态体系,搭建科技型企业成长阶梯。
目前中元科技创新创业园培育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1家,园区现有科技型中小企业75家,省专精特新4家,市专精特新8家。
为了给企业带来更好的服务,天衢新区在打造中元科技创新创业园过程中,除了注重创业园“服务”属性,还注重园区的“生活”属性,企业可以足不出园就能享受到保姆式服务、拎包式入驻、全链条式促进,为园区企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例如在园区A座综合服务楼,天衢新区高创中心组建了“一站受理式综合服务大厅”,统一采购各类第三方服务,入孵企业免费使用,并设立工商、税务自助办理微厅,园区企业足不出园即可办理工商注册、人员招聘、税务申报等90%以上的业务。
这也让中元科技创新创业园开始由创业孵化为主向综合性金融服务、科技人才服务转型,未来三年内天衢新区将其打造成为兼容孵化加速、上市企业培育、金融科技融合的全新载体,为德州的产业发展源源不断地培育优质企业。
创新一子落,发展满盘活。不止中元科技创新创业园,天衢新区还有电子信息产业园、新能源产业园等产业园区载体,借助这些创新创业载体,天衢新区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渐成为德州市科技研发的“高地”,2022年,天衢新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突破140家、200家,继续领跑德州全市。
“这条涂装线把机械自动喷***、光栅自动识别系统、自动供粉中心、多旋风回收系统,材料利用率可达99.9%,生产全过程全自动化作业”,来到山东华创融盛展示有限公司(下简称“华创融盛”)生产车间,两条全自动封闭式涂装线引人注目。
作为天衢新区从北京引进的重点企业,华创融盛依托国内外一流设备,借助ERP、MES、WMS等软件系统打造成为高度信息化和自动化的智慧工厂,每年可服务包括海澜之家、361度等20余个品牌、5000余家形象店。
华创融盛正是天衢新区辖区内智能制造的代表企业。作为德州空间维度的延展,城市提升、经济发展的新动能,近年来,天衢新区通过不断夯实先进制造业发展根基,大力招引智能制造企业落地,打造德州高质量发展的产业高地。
如今行走在天衢新区,时不时能看到不同企业的智能制造车间、智慧工厂,例如在山东恒芯电子有限公司SMT贴片生产车间内,机器自主运转,指示灯闪烁不停,身穿蓝色防静电服的工人们,紧盯电脑屏幕,在线处理控制生产……
尤其是在被喻为现代工业的“粮食”的集成电路产业,天衢新区把集成电路产业链列为“一号产业链”,持续加码电子信息产业招引和培育力度,以2013年落户当地的威讯联合半导体为先导,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加快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并抢抓深圳市电子信息产业转移的机遇,从北京引进培植了有研等龙头企业,形成了“引进一个项目、聚集一个园区、催生一个产业”的链式效应。
“天衢新区将依托现有基础,抢抓时间窗口,聚焦头部企业,实施精准招商,积极建链、延链、强链,打造集成电路硅晶片、靶材等关键材料及封装测试特色产业链条,逐步向封测前端和硅晶后端延伸,向芯片制造延伸,向汽车、电子末端制造延伸,力争5年内使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达到300亿元以上”,天衢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王建国表示。
今年是天衢新区“项目攻坚年”,天衢新区将强力推进总投资1022亿元的164个重点项目建设。
这些重点项目中就包含集成电路关键材料基地、手机制造、人工陶瓷髋关节等先进制造业项目,集中在电子信息集成电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领域,技术处于行业领军地位、国内领先水平,与全省“十强”产业高度契合,这些先进制造项目托举天衢新区美好的未来。
有了新项目,天衢新区没有忘了“旧”基础——天衢新区尝试以数字赋“智”发展工业互联网。
近期奥链工业互联网平台为德州宇力液压有限公司在生产环节中,定制化嵌入数字技术,实现生产过程实时监控,实现库存周转率从之前的45天降低到30天,月末车间在制品库存量降低5%以上。
作为天衢新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链主企业,奥链公司通过平台及资源整合能力,采用政府+产业+金融融合的创新模式,服务数字企业、数字产业、数字政府,旗下的奥链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国家级工业互联网集成创新应用试点示范平台,已多次成功赋能传统制造业企业。
目前,该平台用户26793家,企业入驻超过8000家,累计订单交易额达100多亿元。在德州市今年2月27日召开的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推进大会上,奥链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受到德州市委、市政府隆重表彰。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天衢新区实施科技创新引领行动计划,依托数字经济创新基地等创新要素,整体谋划德州科技走廊、争创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德州中心、国家体育高端装备技术创新中心,重点把数字经济创新基地打造成为元宇宙、数字经济、区域合作的示范平台,这也让天衢新区先进制造业发展插上了“数字翅膀”。
每一个大规划、大项目、大动作的诞生,都隐藏着城市发展的机会点。这一次,天衢新区拔锚起航,清晰地勾勒出未来发展的轮廓和脉络,展现新的一面——德州的“活力之城”。
如果说省级新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赋予了天衢新区发展的政策优惠、产业红利,那么鲁北智慧活力新城区建设则是天衢新区实现“近悦远来”、提升城市品质的抓手。
如今的天衢新区,从项目现场到产业园区、从研发生产车间到智能工厂,让人看到了一个活力十足、日新月异的新区,然而一座城市想要留住人,让人有幸福感、获得感,宜居环境建设必不可少。
当下的天衢新区,正在将公园形态与城市空间有机融合,布局一批科创型、人文型、运动型等城市主题公园,致力于打造青年喜欢的城市环境,让年轻人在此“快乐奋斗”。
体育公园在兼顾强健体魄的同时,又如何赋能“品质生活”?德州市体育项目给出了答案——建成集全民健身、休闲体育、体育赛事为一体的综合性体育服务中心。
该项目占地面积约521亩,计划总投资15亿元,建筑面积9.5万平方米,建成后,将丰富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满足天衢新区人民聚居的社会需求,解决了天衢新区人民业余活动有去处、锻炼身体有场地的问题,赋能新区“品质生活”。
与体育公园遥相呼应的是德州市文化科技中心项目。其集“水”之优,六场馆合一,整体“德州眼”设计意向,呈扇形展开,建成后将成为集文化、旅游、会展、园林、科技等多元共生、多业共赢的大文旅产业生态集群,为全市人民提供文化群体活动、科普教育、文学阅览的文化休闲场所,成为天衢新区乃至德州文化新地标。
相比这些悠闲、娱乐的场馆建设,德州动漫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不仅抓住了当下发展动漫产业的机会,也吸引了众多年轻人的兴趣。
作为天衢新区重点民生服务项目,德州动漫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后,3-5年内实现入驻文创及相关企业300余家,预计实现年营业收入10亿元,努力打造中国首家全面布局动漫、游戏、网络小说、影视的生态产业园,为天衢新区发展提供充沛动能。
诸如此类的民生项目还有很多,尤其是今年,天衢新区城建重点项目共58项,总投资189亿元,重点实施市政基础设施、城市品质提升、民生安居三大类城建项目,有这些项目托底,天衢新区作为冉冉升起的德州活力之城也让辖区人有了更多的期待。
为让人民对美好的期待早日变成现实,天衢新区以时不我待的精神砥砺奋进,例如在减河东侧的德州市东部医疗中心,“本项目是德州市重大民生工程,我们将严格按照全市挂图作战要求,抢抓项目建设黄金期,不动摇、不松懈,攻坚克难,科学合理安排施工,压茬推进各项工作,力争提前完工,为创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奠定坚实基础”,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基建科科长魏吉贵说道。
城市的品质、活力依靠的不只是硬件设施的完善,在涉及管理、服务等领域的“软件”同样必不可少,这一点天衢新区早已摸索出了一些可行经验。
例如在长河街道的星凯社区,天衢新区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探究用“四联共治”激发社区活力,仅2022年以来,小区党群服务中心就向群众开放免费服务138项,提供有效服务82次,真正让群众就近享受服务、就近办成事情,成为了居民群众的暖“心”之家。
天衢新区的软、硬件逐渐向好,一座有创造力、有吸引力、年轻人喜欢的活力城市也正拔地而起。
版权声明:本文由德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